[情報] 颱風災情(台北)

作者: s10332 (just make it)   2008-09-30 10:57:41
北市撤離1068人 歷次風災之冠
【聯合報╱記者詹三源、洪家愉/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343.shtml
薔蜜颱風警報解除,北市雖只有1人輕傷,但風大雨大仍造成台北市多處坍方,緊急撤離
人數達1068人,為歷次風災撤離人數最多的一次。
市長郝龍斌表示,由於薔蜜颱風雨勢驚人,因此「料敵從寬」採高標準撤離,只要快達警
戒值就撤離,確保生命安全最重要。雖然颱風已解除警報,但山區含水量均已飽和,如繼
續下雨,潛在威脅仍在,還是要提高警覺。
前晚入夜後,雖然風勢減弱,但山區雨量還是居高不下,包括陽明山區、南港、士林、信
義山區雨勢都接近累積雨量400毫米的撤離住戶警戒值,災害應變中心隨即陸續下達疏散
命令,將住戶撤離到安全住所。
其中大安區臥龍街426、436巷先後兩波疏散住戶108戶、262人,大安區長孫清泉表示,這
些住戶過去沒有撤離經驗,但經柔性勸導,大部分都配合,有75人暫時安置到民族國中,
安排教室過夜,至昨天下午3時解除收容。
另外,羅斯福路4段191巷的老舊眷舍,有1戶約50年的老房子耐不住強風大雨,昨天零時
左右,突然屋頂塌下,所幸黃姓住戶一家4口,颱風前即已投宿到親戚家,逃過一劫。
信義區危險聚落疏散人數最多,達600多人,但以信義路5段150巷慈惠堂附近聚落情況較
危險,經撤離300多人,有17人安置到吳興國小。信義區長余星華指出,基於市民安全,
只要雨勢快達警戒值,就開始勸導撤離,但大多數都自主依親撤離。
中山區區長林秉宗表示,昨天上午9時,一住劍南路352巷17號住戶,前一晚借住在外,昨
天上午返家發現,門前小庭院向下坍落。緊急通知里長後,區公所將這一家6人暫時安置
在北安活動中心,現場也由產發局人員先覆蓋帆布,今天進行下一步清除。
還有文山區萬壽路61巷棲霞山莊、75巷的政大御花園社區,也因山坡崩塌,大量泥水傾洩
而下,撤離83戶、261人。
─────────────────────────────────────
北市政大高級社區 竟成泥流瀑布
【聯合報╱記者詹三源、邱瓊玉、莊琇閔/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852.shtml
網址有影音新聞
薔蜜颱風前晚造成台北市萬壽路政大御花園後方邊坡崩塌,泥流沖進社區籃球場。
(中央社)
土石流、泥流通常發生在偏遠山區,但前天晚上台北市文山區金頭山邊坡土石崩落,泥流
衝進萬壽路七十五巷的「政大御花園」社區,市政府獲報後派出大批人力、機具搶救,緊
急撤離七十二戶住家。
與政大御花園緊鄰的萬壽路六十一巷棲霞山莊也遭泥流波及,大量泥砂灌入山下住家,十
一戶緊急撤離。
棲霞山莊與政大御花園都在崩坍的金頭山邊坡下方,泥流傾洩至政大御花園的籃球場,庭
園綠地瞬間被厚厚的一層泥漿覆蓋,山壁也因邊坡綠地植栽滑落,變成光禿禿的一片,讓
人看得怵目驚心。
市府新工處估計,泥流沖入政大御花園面積達六百平方公尺,泥流衝進萬壽路六十一巷廿
八號民宅,致該戶廚房地面堆滿淤泥,庭院、出入的通道都被泥漿淹沒。
北市萬壽路後方邊坡崩坍,大量泥流順著棲霞山莊社區道路不斷衝下。
記者高彬原/攝影
萬壽路社區是高級住宅區,前天晚上八點多,「政大御花園」社區住戶看見山坡上的泥流
衝進社區,嚇得紛紛打「一九九九」市民熱線要求協助。市府新工處派出小山貓趕到現場
,先行清理泥流,並堆置沙包防止泥流繼續擴大,並清出道路讓通行。
楊姓住戶說,「在這裡住了八年多,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昨天見到滾滾泥流下來,
真是嚇死人了。」他擔心若不改善後方山坡的穩定度,未來會發生更嚴重的災情。
陳姓住戶直指台電及貓纜在社區後方山上施工,是造成土石崩落的主因,「兩件工程在豎
立電塔及支柱時,都沒有做好水土保持,才會導致一遇大水就釀災。」
台北市長郝龍斌前晚十一時四十五分趕往勘災,昨天上午再由秘書長楊錫安及土木技師會
勘,初步認定政大御花園結構穩固,無安全疑慮。
─────────────────────────────────────
貓纜釀災? 市府:塔柱很穩
【聯合報╱記者詹三源、周小仙/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3/4538829.shtml
台北市萬壽路崩塌地鄰近貓纜塔柱,住戶認為貓纜及台電鐵塔工程是肇禍原因。
(中央社)
台北市萬壽路政大御花園及棲霞山莊社區,遭山坡崩落泥流漫流成災,居民及議員質疑與
貓纜塔柱工程有關,議員並要求貓纜應該暫停營運,以防發生意外。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市府已請專家會勘,找出確切的事發原因,半年內改善當地植被及
土石裸露等地貌。
台北市議員李慶鋒質疑泥流災變,與社區上方的台電舊電塔基座、貓纜第十六號塔柱工程
有關。李慶鋒指出,政大御花園後山崩塌起點,距離第十六號塔柱不到十公尺,當初要施
工時,就曾遭居民及環保人士質疑,果然貓纜通車才一年多就出事。
北市府工務局長黃錫薰表示,貓纜的塔柱是以人工方式開挖,沒使用炸藥,也未用大型機
具,就是要把對土地的擾動降到最低,而且塔柱的基樁深入岩層達三公尺,相當穩固。
台電昨天早上派人至政大御花園、棲霞山莊附近災區勘察,發現土石滑動之處。離電塔工
程水平距離有卅公尺遠,周圍樹林茂盛,並沒有土石流失或鬆動的現象,塔基旁設立的護
欄也相當完整因此電塔工程應該不是肇事主因。
─────────────────────────────────────
薔蜜走後 新店溪河濱毀容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528.shtml
薔蜜颱風肆虐,台北縣河濱公園許多設施被破壞,新店溪兩岸尤為慘烈,河灘滿是石頭、
破裂的瀝青塊,自行車專用道路面損毀,還有成排路燈遭沖倒。北縣水利局高灘地工程管
理處昨天冒著風雨,將先搶通二重疏洪道及碧潭河濱自行車道,預計5個工作天才能修復

高灘處養護工程科長吳坤儒等人,昨天清晨5時開始巡視受損情形,發現大漢溪沿岸、八
里一帶災情較輕,但新店溪沿岸滿目瘡痍,且以碧潭到雙和最嚴重。
除河灘散置石頭、瀝青塊,還有一段一段的自行車道路面毀損,尤其親情公園瀝青鋪面,
一大塊、一大塊被掀起,中正橋下自行車道路燈有18盞成排遭沖毀,碧潭低灘滿是淤泥、
樹穴遭淘刷而露出樹根。
二重疏洪道疏洪六路以南(往三重方向)水勢,昨天中午已消退,開始清理漂流雜物;但
疏洪六路以北(往八里方向)仍積水不退,水位甚至幾近護欄高度,預估今天積水才會消
退,進場清理。
吳坤儒說,淡水河、大漢溪、二重疏洪道的自行車道,修復約需3個工作天;新店溪兩岸
自行車道及相關設施,將盡速在5個工作天修復,修復完成將通告開放,呼籲這段期間請
暫勿前往騎乘,以免發生危險。
─────────────────────────────────────
「老丙建」遇颱麻煩多 找對策解決
【聯合報╱記者黃福其/板橋報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57.shtml
薔蜜颱風造成新店市、土城市山壁、道路坍塌,縣長周錫瑋昨天指示工務局、農業局與台
大綜災中心,會同大地、土木、結構及水保技師,全面檢討北縣「老丙建」水土保持安全
性,訂出對策。
工務局指出,「老丙建」是指無開發許可、公設保留地的山坡地,經水土保持及完工許可
變更為建地的建築物,與10公頃以上須經開發許可的丙種建案不同。
資深官員說,各縣市都存在不少老丙建,台北縣林肯大郡案發生後,曾針對全縣老丙建清
查,造冊列管113處山坡地社區老丙建,協助建立山坡定穩定性的監測系統,而後逐一將
測監系統交由各社區管委會管理,新店市下方道路坍方的「大地世紀」,鄰近的「大千豪
景」等社區,都是其中之一。
周錫瑋指出,老丙建早年的水保系統,究竟能否支撐氣候變遷及開發變化,有必要及時全
面檢視,以新店市長春路一帶昨天的接連坍方,他非常擔心是否產生地滑現象。
工務局長李四川表示,昨天新店市北宜二路、行政街、新坡一街、長長春路一帶接連發生
坍方,工務局先採路面裂縫灌漿,在長春路下方擋土牆打H型鋼椿穩住,但現場高低差達
80公尺的擋土墻如何全部穩固,相當棘手,今天將研商對策。
─────────────────────────────────────
土城青雲路坍方 恢復通車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土城報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69.shtml
土城中央路四段昨天發生工廠大火,消防隊大批人力前往搶救,所幸並無人員傷亡。
記者高彬原/攝影
薔蜜颱風侵襲,造成土城市青雲路、三峽鎮紫微路邊坡土石崩塌交通中斷,相關單位搶救
後,都在昨天下午恢復通車。
縣長周錫瑋昨天上午與工務局長李四川等人,赴土城市青雲路647號一帶,了解土石崩落
情形。縣議員蔡黃隆、吳琪銘等人表示,薔蜜颱風帶來豪雨造成坍方,土石掩沒,毀損兩
輛汽車,阻斷十多戶、一百多居民出入通道。土城代理市長王澤民與李四川表示,昨天下
午3時已搶通,預估今天凌晨會全面搶通。
三峽鎮代理鎮長鍾鼎昌表示,紫微路在上次颱風就有土石坍方,這次薔蜜颱風侵襲,崩落
更嚴重,昨天下午已由施工人員搶通,恢復單線通車。
樹林市大同科技園區旁樹中街61巷逢豪大雨巷裡就積水,建商索興將自己開挖的地下室當
做蓄洪池,將巷內雨水引入,這次61巷不再淹水。
昨天凌晨3點,風雨肆虐時,土城市中央路4段67巷,有一處堆放五金的鐵皮屋起火,消防
局共出動18分隊、34消防車前往灌救,花了2小時才控制住火勢。
─────────────────────────────────────
三峽橫溪危橋 改建費破億
【聯合報╱記者吳文良/三峽報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4538374.shtml
台北縣薔蜜颱風期間暫時封橋的三峽鎮橫溪橋、烏來鄉覽勝橋、加九寮吊橋,昨天颱風過
後都恢復通行。
北縣只有三峽鎮橫溪橋被公路總局列為「高風險橋梁」,縣府表示這座橋早就要改建,卻
因各單位搞不定河川治理線而延宕十幾年,工程經費至少超過一億元。
交通部日前公布全省鐵、公路有18座「高風險橋梁」,北縣只有三峽鎮橫溪橋名列其中。
颱風期間進行重點監測,必要時由現場工作人員提早封橋,其實這些橋早經公路總局公布
,且列為優先改建的40座老舊危險橋梁,原因大多數都是因為橋基裸露。
縣政府交通局長林重昌昨天表示,橫溪橋水位暴漲,除了橋齡高,還有結構安全問題,再
加上最近后豐大橋斷橋影響,政府非常重視橋梁安全,所以前天晚上7時,就由公路總局
中和工務段人員封橋,昨天上午10時30分撤封。
林重昌說,封橫溪橋對當地交通影響不大,因大多數人車都可改走沿三峽河的外環道(環
河路),但橫溪橋對當地居民還是重要,在台三線的這座橋早就應改建,卻一直沒動工。
中和工務段長陳俊遶表示,橫溪橋初建於台灣光復,民國57年整修和擴建,兩年一度的橋
梁結構安全檢測,發現橋寬度不足,且橋墩裸露達2公尺,上下游溪床被沖刷得太厲害,
再加上欄杆太低,常有人車不慎墜落,十多年前就規畫要改建。
陳俊遶說,新的橫溪橋規畫要從11公尺寬增為18公尺寬,且沒橋墩、是長達65公尺的跨矩
橋,不過因橋的河川治理線各單位都有意見,非但無法動工,還因工程原物料上漲,改建
經費從7千萬元暴漲為1億多元。
由於中央非常重視此橋改建,兩周內將召集相關單位搞定河川治理線,希望今年底前開工
作者: newhigh   0000-00-00 00:00:00
..
作者: moocow (void)   0000-00-00 00:00:00
= =天母也崩了 找一下
作者: jellpop (酌酒與君君自寬)   2008-09-30 23:10:00
謝謝,很實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