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就是日本,美國,歐洲的德國與北歐等政府效能良好的地區,
目前都是房價收入比很健康的地方, 世界最強美國更是之最,
一些經濟好州的幾個重點都市外圍, 可以很健康的構出很繁榮的物質家庭生活
日本雖然階級分明, 但若進入贏者圈, 購買力也不差
其中要搞清楚的重點是:日本和美國是因為國家體質健全良好,
才會進入這種健康的接近理想國狀態,而不是什麼都不做,就會變成日本和美國那樣
反之,愈是體質不良的地區,貧富差距愈高,房價收入比愈惡化才是正常現象
台灣一直喊日本多合理,那也要台灣的國家上下結構有近似日本的能力,才會趨近日本
而不是一直喊日本比較合理,因此台灣的市場會自動修正成日本,沒有那種事情
關鍵在台灣政府的操控能力和建國是不是能夠突破這個瓶頸
而和一般人直覺相反的是:對政府愈沒有信心,才是應該下多
對政府很有信心,才是應該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