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驗和做法,參考看看
夫妻年收入130萬,工作穩定,在高雄
3、4年前因為2個小孩逐漸長大而不得不買房
當時自備款約300萬元,目標是7~800萬的市區新大樓
買房的負擔應該不算重
不過,夫妻倆都看空房地產
也知道高雄的大樓不保值(我們喜歡住大樓,不喜歡透天)
但不買又怕房價一去不回頭
在掙扎間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房子
觀察到幾個現象
1.除非是豪宅,一般3~4房的新大樓租金約1.5~2萬初頭
不管房子價格是500萬還是1000多萬都一樣
這可能如帥大說的租金由當地的薪水決定
2.除非屋況非常差,一般中古大樓的租金至少也6000~8000元
即使是房子價格100多萬的非都會區,租金也至少有6000元
我猜是因為低於這個價錢,房東不如不要租
3.高雄新大樓貶值速度很快,相對來說舊大樓就好很多
新大樓賣800萬,隔壁的10多年舊大樓可能只要200多萬
再隔壁的20多年舊大樓也差不多要賣200萬
我猜是因為舊大樓地點都不錯,以前也是有錢人在買(當時沒錢人會買國宅或公寓)
賤價賣不如不賣
基於上面這幾個基礎,我們決定用1.5萬元/月的租金,租下想要住的新大樓5年,
租約公證並註記買賣不租賃,同時間陸續用160萬、300萬、180萬、80萬買入中古屋,
整理一下當包租公,每月收租金8500、11000、10000、5000元,
剛好用來繳400萬的貸款和1.5萬的房租
這2年多來的感想
1.固有觀念的心理障礙很難克服
如果買不起房子就算了,明明買得起卻還要租房子,這點當初跟我老婆溝通很久
一直到現在,我們住在租來的房子裡這件事只有夫妻倆知道
沒有跟朋友、長輩說,不想去挑戰大家根深蒂固的觀念
2.逐漸把房子看成是一件商品,可以買賣的商品而不是一個家
有點像帥大說過他都用大塑膠袋裝衣服、東西,隨時可以搬走的感覺
我猜這可能是大部分人覺得沒房沒安全感的原因
也因此,當買第1間160萬的房子賺取包租公經驗值之後
緊接著就在住的附近買了屋況、地點、管理..等都不錯的第2間房,300萬
雖然這間的租金投報率差,但我們把這間當成是自己的家
帳單、信件、戶籍都放在這,每2、3天就去收信,偶爾和管理員聯絡感勤(不打擾房客)
有一天不租房子住了,至少還有這間可接受的房子可以住
3.對房價漲跌比較可以冷靜看待
雖然我現在持續看空中(看空已經10年了)
但目前漲跌我都可以接受
漲我也有賺,跌我就再買多一點房子出租
以上供參考
註:這些只是我2年前在高雄三民、鳳山附近看到的現象和經驗
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適用在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