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oney.udn.com/storypage.php?sub_id=5629&art_id=708370
2015-02-14 經濟日報 莊孟翰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方案底定,方案一出引發各界議論。財政部欲透過此方案,將房屋、土
地合起來以實價課稅,立意良好,試圖以漸進方式推動的努力,也值得肯定。但從稅改應
「緩和漸進」的標準來看,房地合一似乎只做到「漸進」,卻沒做到「緩和」。
財政部應留意,房地合一上路前,近年上漲的相關房地稅已不少。去年中央調高房屋稅中
非自住的房屋稅率,由1.2%上調至1.5%到3.6%。部分地方政府,特別是台北市,也跟進訂
定差別稅率,以北市為例,就訂出2.4%及3.6%的差別稅率,規定持有二戶以下每戶稅率提
高至2.4%、3戶以上每戶稅率升至3.6%。
此外,北市又在2011年7月還針對了高級住宅開徵「豪宅稅」,並調高99條路段的路段率
,也調高了2014年7月1日後完工、取得使用執照新成屋的構造標準單價,造成房屋持有稅
的稅基、稅率雙漲。
明年公告地價又將進行三年一次的調整,若再加上房地合一上路,勢必使北市高價住宅持
有者,一下感受到沉重賦稅負擔,而非「緩和漸進」,可預期將形成巨大的反彈壓力,反
而阻礙稅改前進,在執行上必須多做考量。
其次,房地合一方案中,自住免稅條款中,以出售房地總額4,000萬元作為課稅門檻。以
此標準,南部的房地難以達標,課不到稅,但北部卻很容易超過,一下受到的衝擊很大。
財政部提出的標準,應是可長可久的方案,但現在看起來像是喬來喬去的權宜之計,難以
因地制宜。如何因地制宜,調和北中南部的情境差異,應多做討論。
再者,是規定2016年1月1日起取得且持有超過兩年的房地,以單一稅率17%課稅,建議應
採累進稅率較為公平,雖然財政部表示,售出房地的所得是多年累積而來的,金額通常很
大,採用累進稅率課稅,勢必得以最高級距課稅,對民眾將造成沉重負擔。
但只要將各稅率級距的區間拉大,例如提高高級距稅率的金額門檻,舉一假設情境,假設
讓獲利高達8,000萬以上者,才須適用高級距的稅率,8,000萬以下者,都僅需負擔低稅率
,如此一來,便可解決上述問題。這也是較為彈性、機動的方式,未來也可逐年視當年狀
況,彈性做課稅級距門檻的調整,是比現行採用單一稅率17%來得好的方式。
從政策面上來看,政府進行房地產稅制改革,應有全面性的策略性規劃,與國家發展政策
、產業政策結合,但目前這些都還看不到。政府喊出要讓房價所得比往下降,但即使讓房
價下跌,所得沒提高,根本性問題仍沒解決。
政府配合產業政策整體思考,不只是改革房地產市場,也要配合將資金導入股市,房地產
壓力才會減輕,特別是目前各國都在進行貨幣量化寬鬆,各國資金都往外跑,尤其是中國
大陸,台灣必然是中國資金外流的其中一站。
而在房地產相關稅制部分,台灣與房產相關稅目相當多,課稅上相當複雜,除了房屋稅、
地價稅及土增稅外,還有契稅、印花稅等稅目,單看每一項都簡單明瞭,稅負不重,但加
總在一起就相當複雜,綜合起來稅負也不一定輕。但在國外,房地產稅項,通常很簡明的
只有一項。因此,如何讓整體房地稅制「簡單清楚」,是未來進行房地產稅制改革時,不
可忽略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