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回國,來寫寫不一樣的東西。
央行日前放寬了房貸政策,讓版上多軍士氣大振
在這個政策的討論上,我認為多空都有點到一部分事實
但也都弄錯了另一部分事實
央行的信用鬆綁措施,看來確有將逐步鬆手的意涵存在
但以目前鬆綁的區域及條件看來
要說對市場會有影響,我想多多可能過太爽,市場沒有跑得很熟
回到正題,我對央行的措施有一點小小的想法。
過去的打房措施,不外乎加稅、限貸、行政騷擾(沒錯,真的是騷擾)三種方式
加稅就是加地價稅、房屋稅、囤屋稅....etc
限貸就是購屋限貸、土建融限貸
行政騷擾就是挑你毛病說你廣告不實、說你無良建商、說你不好好都更(對就是張金鶚)
一輪看了下來,所謂的打房措施,其實就是往建商身上加成本。
而我們都知道,建商是商人,土地開發行為是以報酬率來估價。
假定土地開發的一般報酬率是20%。
如果政府強加了5%的成本到建商身上,請問建商會怎麼反應?
1. 建商說:那我就少賺5%,報酬率抓15%好了!
2. 建商說:那我只好將售價往上抓5%,報酬率還是抓20%!
聰明的看倌,如果你是建設公司,你背負著股東的期待(就是你的股價)
你會選擇1還是2?
如果你選擇了2,那你覺得往上調的5%售價,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房價越打越高」?
我不知道各位看倌的答案是什麼
但我知道,曾經有一位建商的老董,調侃我說:
你們這些讀書的只知道加稅,土增稅地價稅加上去,再叫我降價賣
你告訴我到底要怎麼降啦
讀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擴大供給價格自然下降
而書本也從沒說過,成本加上去,價格反而下降這種道理
如果要打房,為什麼是加成本?而不是擴大供給?
如果供給正在擴大?為什麼是抑制供給?而不是鼓勵降價?
因為央行的土建融限貸措施
導致不少沒有龐大本金的中小型建商
走向非傳統金融業的借貸管道(民間或企業借款)
因而借款成本提高了,土地開發又必須限時開發
房屋售價不往上疊,報酬率要怎麼維持股東期待?
因為財政部的加稅政策
導致新建成屋的土地增值稅、契稅大幅增加
這些5%、7%的新增成本,如果不疊給購屋者,要吃掉多少的報酬率?
有人會說,建商獲利率可以不用抓到20%呀
但三年20%很多嗎?
三年如果沒有20%,為何不拉錢去作成衣就好了?
建商如果烙跑都不做了,那誰來蓋房子?誰來擴大供給?
政府如果希望房市穩健,應該做的是讓房市供給能回歸正常化
而不是在高踞不下的價格上,放鬆購屋管制,要求民間需求快去買高價房地產
這不是與政府打房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嗎?
現在的政府,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
彭淮南 您為何不鬆綁土建融限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