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net (羅)
2015-09-01 20:41:47這段爬版不能發文的時間,看了不少文章,等到現在想狠狠聊聊
關於標題,很想問是不是有很多大老闆在哭窮時,都會說「XX是經濟的火車頭」...嗯,哪
一台火車這麼多頭?
想到一個故事,以前看過有人諷刺GDP,甲拉一坨屎賣給乙十萬,乙再把屎賣給甲十萬,
這樣他們就創造了二十萬的GDP,所以投資客是這樣創造出虛的GDP囉?
話說房價一直拉高真的對社會經濟的幫助有這麼大嗎?之前有多多用一個說法認為房價一
定會漲,因為現代人慾望大,會收藏東西。呃...自從房價高不可攀後,小弟一個月的書錢
從十年前每月一萬多到現在兩千,很喜歡實體CD,也一年只買五張(有空間我會買近百張
),當買完中小坪數的房子,房貸近一步壓縮我的消費,連旅行預算都會縮減,總覺得是
扼殺長期真正的內需。
多多們曾經賺很爽,你真的希望你的下一代或老年的你要活在一個空殼的社會?然後當許
多人貧窮沒法翻身造成犯罪上升的社會,你家人和老人的你確定都無關?我猜有的多多已
經失去正常工作謀生能力,不過房價到處亂漲總不覺得是好現象。
扯太遠,真的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嗎?到底依據什麼而來?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5-09-01 20:42:00美國新屋開工指數而且中古屋不列gdp 不要一直誤導人
作者:
ronet (羅)
2015-09-01 20:50:00剛剛查過確定,謝謝長知識了(應該是小弟沒常識)
作者: amaki (嗯) 2015-09-01 20:55:00
會折舊的市場才是正常的,這樣才會有原源源不絕的便宜新屋
作者: amaki (嗯) 2015-09-01 20:57:00
房屋市場不折舊,中古屋像珠寶一樣買賣,那才是經濟的災難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5-09-01 21:04:00嗯嗯 樓上想必很聰明 請問你家幾折出售?
作者:
pandp (pppp)
2015-09-01 21:08:00房地產對台灣內需的貢獻都有相關文獻討論,可供判斷
作者: amaki (嗯) 2015-09-01 21:10:00
源源不絕便宜新屋出現時,換房像換車一樣就會不痛不癢。敝人正是大崩盤時期買入便宜的房子,所以深知賣貴買更貴只會噴出更多現金,兩三百萬的房子折舊基本上就不痛了。但買到破千萬的.....就無法忍受折舊了,勢必變成保本作戰了很多人的痛腳就是在這裡,買了爆貴的房產卻又要當成珠寶,當成珠寶買賣才能保本的情況下,代價就是「無量」.....
不好意思,我家自住長期,沒要出售,這樣你投資客會想跳樓嗎??還是請你九折出售簡單??
作者: anly888 (跟著心情走) 2015-09-01 21:21:00
道理投資客都懂,但是炒房還是要繼續吸菸對身體怎樣有害,吸菸者都很清楚,但還是要吸
作者: amaki (嗯) 2015-09-01 21:24:00
其實炒作到後來就會很像買賣石頭的小市場一樣,因為已經乖離市場的認知太嚴重,變成一小群人互捧,最終形成無量
作者:
Taqz (正道)
2015-09-01 21:30:00就ㄧ個利用恐懼 威脅 欺騙來增加剛性需求的產業沒房不嫁、老了不租、買房不賠
作者:
bjoe (人生多變)
2015-09-01 21:43:00曾幾何時買房地產是最保守的選擇現在變投機~~~~~~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5-09-01 21:43:00無知,彭總裁打房早就打到全球股市崩跌,金融秩序混亂了
作者:
darthv (閑談莫論國事)
2015-09-01 21:46:00每個都我自住 花教授也想買第四間自住 哪來這麼多自住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9-01 21:47:00你去問你存在銀行的錢為何年年變薄吧
你舉的例子太奇怪 現代人早就不買CD 書也很少買了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9-01 21:48:00不買房 有本事你去買股票 權證 還有不要買儲蓄型保險保險公司拿了錢也是買房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5-09-01 21:50:00應該說越來越多房子老化無法都更 無法都更因素很多 利如玫瑰中國城 例如沒錢都更 海砂屋 所以不是空屋率高 是根本有些無法住人
作者:
ronet (羅)
2015-09-01 21:57:00每個人都有想收藏的東西,對我而言CD和書仍是我會買的物品,但因為房子而壓抑了,那些產業仍牽涉不少人的就業。話說我同事的音響房間也因此放棄了。
現在唱片公司已經不靠CD生存 出版業也數位化 不知所云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9-01 22:00:00哈哈 亞馬遜電子書銷量比實體書好 音樂也數位化
作者:
ronet (羅)
2015-09-01 22:13:00以上都聽過,但要強調的是每個人的差異收藏,數位化確實省空間,但對我,我仍是會買實體的人。有多少經濟流動被扼殺在多多手中?
我買房以後照樣吃大餐看電影出國旅行...也許你是眼光太高,買了超過自己負擔的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9-01 22:16:00你就說房價問題直接導致少子化
作者:
pauljet (噴射機)
2015-09-01 22:17:00有多少人積蓄被通膨吃掉?我想這樣的人數應該超越多多
作者:
F93935 (帥氣å°æ›¸ç”Ÿ)
2015-09-01 22:24:00我不知道你住哪裡但你很想買 台北我建議幸福華城 買不起就不要談空談
作者:
ronet (羅)
2015-09-01 22:33:00F大是講對了,只是希望書房一間要至少6坪,另外還要兩房,資金打算再壓兩三年再說。不過每個人都自己一套看法,只剩時間過去才會知道結局
作者:
arrange (米狗)
2015-09-01 22:45:00二手屋也是有GDP的 買10賣20,今年GDP會增加10
中古屋基本算是「過去的產出」,不列入GDP我記得應該只有佣金是當年服務創造才算GDP
作者:
lion198 (n/4)
2015-09-02 06:43:00把貨幣銀行學拿出來讀一遍就知道了
作者:
stratist (Keep walking)
2015-09-02 15:08:00查投入產出係數IO表就知道什麼才是火車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