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場三個玩家的博弈:多方、空方、政府。
多方(希望房價漲)的組成大概可以分為四類:
1、建商
2、長期投資客:有房子,無房貸,房子對他們而言是資產,靠租屋賺錢。
3、短期投資客:靠短期的槓桿操作致富
4、房仲
空方(希望房價跌)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爸媽有本事,可以買房給子孫
2、有一點積蓄,受長輩影響(如岳父母要求有房才結婚)需要買房(剛性需求群)
3、沒有長輩影響,所有收入拿來維持生活品質,所以只要房價太貴會影響生活品質,
就不會買房。
這一波的房地合一稅,主打入手1年內轉賣,要課45%的稅,直接影響到流動性,導致
短時間轉賣的成本墊高,因此直接影響到多方的短期投資客和房仲。版上這半年多有崩
潰,我想跟這兩個身份很有關係,房地產價格也因為短期投資客釋出的量而有降低。
但是在房地合一稅的影響下,能夠殺的短期投資客跟房仲基本上都殺完了。還在市場裡
的多方,大概就是建商和長期投資客了。
對長期投資客和建商而言,我平心而論,房地合一稅對他們沒有影響,因為長期投資客的
房子是賺錢的工具,他們原本就是不是靠轉手賺價差,而是靠租金,因此會造成沒有賣就
不會賠的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價格碰到長期投資客,就會變成一個瓶頸。長期投資
客寧可把房子租出去,也不願意降價求售。
而這一波長期投資客要怎樣把房子釋出來壓低房價?就是政府必須介入設立「囤房稅」,
否則房價要降有限。
對空方而言,最大的問題是「買不起」。
現在的最大買方照理來說,應該是30-40的首購族,以及40-50的換屋族。但是他們面臨到
同樣的問題,就是收入不足以支撐房價。因此只要沒有長輩壓力,很多人會選擇將薪水拿
來爽爽過生活,而不是拿來繳房貸,造成新世代沒有人願意買房。這頗有一種:「管你是
漲是跌,反正老子就是買不起」的意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之前朱學恆所說:「股房雙跌
跟年輕人沒有關係」的新聞。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觀念的改變。以前的人認為有土斯有財,怎麼樣都要為自己找一個
安定,但是現在的買方不吃這一套,造成剛性需求減少。
當然,這是一直以來的狀況,而這些沒有剛性需求的人,本來就不是買家,真正大量的
買家其實是投資客。這陣子房價下跌,買盤萎縮,我想最大的問題還是投資客的縮手。
投資客發現無利可圖,想要請自住客接盤,卻發現為什麼這群自住客根本沒有買房的意
願,才會造成這麼多人崩潰。
最後,我要講的是大環境。現在少子化、人口減少(不要跟我說外勞,他們不會買房),
景氣衰退看來是長期的趨勢,景氣衰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需要繳貸款的人,而這些人
除了背房貸的自住客以外,就是建商了。我預期接下來如果景氣持續衰退,很有可能會
造成建商倒閉,直接影響到銀行收入,最後影響到相關產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開始有
小建商把自己的建案賣給大建商。
而這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很有可能使台灣迎來泡沫經濟:公司倒閉,失業率增加
,銀行破產,連帶拖垮政府,買賣雙方都不要玩了。
台灣景氣衰退最明顯的例子是大財團的外移:義大集團、台積電、郭台銘等,紛紛把
自己的產業往外移,證明了這些財團都看雖台灣的市場。
這樣的情況到底該如何避免,只能等著看新政府怎麼解決。
最後來說結論:
1、房價到底會不會跌?
基本上,我認為房地合一稅只能影響到短期投資客和房仲,無法影響到長期投資客。而
短期投資客的量畢竟是少數,當第一波的短期投資客出場後,價格會被長期投資客頂起
來,因此不會降到太低。
2、未來房市如何?
我想大約會維持現在的狀況,買方買不起,賣方(長期投資客)不肯賣,價格維持在中
點但不會有成交量,在這樣的情況下,房仲業會被買賣雙方夾殺,死路一條。
3、要怎麼讓房市活絡:
(1)設立囤房稅,逼長期投資客把房子丟出來。
(2)利率波動,逼建商把房子丟出來。
(3)景氣復甦,買方變有錢可以買房。
最後,我個人覺得對新政府而言,課稅與調利率比復甦景氣容易。
最後的最後,我建議空方不要在台灣買房,尤其是不要貸款買房。因為台灣的經濟
將面臨長時間的衰退,沒有房子也意味著跑哪裡都可以不會被綁住,比較有資金來
面對未來嚴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