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Stock 看板 #1M0_4hbs ]
作者: awhat (La Mer)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央行降息記者會 彭淮南關鍵問答
時間: Thu Sep 24 20:48:39 2015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509240413-1.aspx
中央銀行今天召開104年第3季理監事會決議調降利率半碼,總裁彭淮南強調,
降息是全體理事一致同意通過,「若有不同意見,我就不會寫一致」。
以下為理監事會後記者會上問答,媒體提問簡稱問,彭淮南回應簡稱彭。
問:利率、匯率雙率雙降這麼明確,是否代表經濟已經糟糕到需要雙率雙降?
彭:我先回答匯率問題,新台幣從年初32元,到5月22日為30.5元,這是因為外資在
股市買超2728億元,錢大量進來,美元供給增加,新台幣就升,也因此5月升到30.5
元,之後新台幣回貶就是因為7月股市發放現金股利有新台幣1兆元,其中外資領到超
過3千億元,匯出100多億美元,加上6月後外資賣超台股1584億元,所以錢就流出去。
事實上新台幣匯率反映市場供需,中央銀行只有當匯率大幅波動或失序時,才會維持
市場秩序。
至於利率,由於今年通膨壓力低,且明年通膨展望仍低,加上今年實際產出低於潛在
產出,負的產出缺口擴大,因此,理事一致決議調降利率半碼,也就是,經濟表現不
好,負的產出缺口擴大,且物價今年為負,明年展望溫和。
問:今年物價是負數,所以就如亞銀所說的陷入通縮嗎?且貨幣政策有遞延性,既然
明年通膨不會是負數,今年預先調利率很怪?總裁昨天有說台灣問題出在缺電、缺水
、缺工等不在缺錢,調降利率的原因是?
彭:通膨今年為負主要是國際油價下跌的影響,扣除後核心物價為正的,至於明年通
膨展望溫和。
調利率至少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也許不如外界想像的大,因為負的產出缺口擴大,而
且去年的缺口(產出缺口)很小,所以央行要處理,台灣實質利率很高,經濟成長率
又低,不少經濟成長率比台灣高的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等,實質利率都比我們低。
問:可以說央行降息主要考量經濟?
彭:央行考量的是現在通膨壓力,以及未來物價展望,今年因為油價下跌的關係是負
的,不過,核心物價還是正的,縱使預期明年物價0.7%到0.8%,通膨也在控制中,降
息主要考量產出缺口負的擴大。
問:降半碼對景氣的幫助有多少?
彭:降息對於有效需求多少會有幫助的,但會有遞延效果,貨幣政策對實質經濟的影
響不會這麼快,不如財政快,像發放消費券就馬上可以去買東西,貨幣政策的效果比
較晚,要1年到1年半才會顯現。
問:美國不升息,央行卻降息,若美國年底升,央行會降?
彭:央行貨幣利率政策主要考量物價及經濟,不必要跟著美國走。
問:房地產已經穩下來,降息會不會引發另一波炒風?
彭:降息對房貸利率下降相當有限,現在房地產很好的現象是,調查顯示為了投資目的
去買房子的很少,房地產的量已經萎縮下來了,價格也下來的,只是少數一、兩個地方
持平,現在投機性需求很少了,針對性審慎措施是為了維持金融穩定,銀行放款比較審
慎,銀行資產品質也可以確保。
問:現在市場關注降息半碼,定存單利率是否跟著下修?降息是一次動作?還是一次循
環?
彭: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明天早上業務局局長陳一端會告訴你答案,第2個問題我沒
有辦法代表所有理事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非常大,我也沒辦法答覆。
問:今天降息決議一致通過嗎?
彭:對。
問:之前提到台灣貨幣條件已經足夠應付經濟活動,降息的效果是在一個訊號?還是?
彭:降息的效果我考量的是物價壓力、未來物價展望,特別是產出缺口,且明年展望也
不理想,所以央行必須採行一些貨幣政策,實體經濟的途徑就是希望可以對有效需求有
影響。
問:貨幣政策必須具有前瞻性,怎麼看台灣景氣何時落底?
彭:這最好要由主計總處來答,去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特別高,今年第3季應該會偏低一
點,還有7、8月出口欠佳。
第三季本來主計總處預測至只有0.1%,第三季經濟成長率年增率不好,主計總處8月估
0.1%。
問:外界認為第三季落底?怎麼看?會更糟嗎?
彭:根據主計總處預測年增率第3季是最低的,央行精研處估第3季是全年裡面是最低
的,第三季會比較低的成長率。
問:此次降息,其他央行理監事沒人有反對的意見?
彭:理監事會是一個一個投票,與會理事一致同意,沒有反對票,我寫「一致」有沒
有看清楚,有反對我就不會寫一致,好不好。
問:這次宣布降息之後,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已經開始貶值了,加上美
國升息預期,會不會擔心加速資金外流,引發貨幣緊縮?
彭: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當然我在立法院說過,由於全球金融循環的結果,除非資
本管制,不然沒有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甚至有人說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有貨幣政策自
主性。
問:上季定調貨幣政策是適度寬鬆,現在是加碼寬鬆?還是更為寬鬆?
彭:這次就是寬鬆。
心得:
看來經濟真的不樂觀...一直說明年展望"溫和"
這記者倒是挺用功的,問題問得蠻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