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itidog (因為短暫所以珍惜)》之銘言:
: 不管有沒有買新房的 我周遭每個人都在查 自己的家裡是不是中鏢了
: 你怎會認為大家不在意這議題嗎???
: 而沒有買房的 未來想買房的也都會以這個為考慮的點吧
: 如果預算足夠的 誰會花大錢把房子買在高風險區陷自己和家人於危難
: 買新房的 也會以政府公布的那幾個補強方式去找建案(地下挖三層、...等等之類)
: 如果沒有達到這些標準的要馬就是不考慮 要馬就是價格要便宜才買
: 這就跟 實價登入一樣,當你知道有這資訊可以查
: 你買房就會自然而然地去使用他 所以不影響才怪!
我們可以從歷史案例來看土壤液化這件事
林肯大郡風災後,開始了國人對順向坡、地質敏感區的警覺
當年一堆坡地建築(包括今日大宗的安坑)都標榜景觀、空氣、環境、高住宅品質
價格跟平地市區比起來沒有便宜多少
時至今日,請問這些山坡地建築物跟市區平地房價差了多少?
為什麼山坡地建築物在這幾波房價漲幅中拉不起來?
因為大家早就根深柢固坡地建築物的危險性,價格就是比平地低許多,選擇的人也少
可能有些人已經遺忘了坡地的危險性而貪便宜購買,但大部分人是不會忘的
北二高基隆山崩事件又再一次喚醒人們對地質敏感的重視
要說周遭沒什麼買房的人在查地質敏感問題
廢話....一般人只要是坡地就直接避開了,地形地貌是可以直接看出來的
但是土壤液化從表面是看不出來的,跟幅射屋、海砂屋、兇宅一樣要做檢測
所以地調所的網站在熱潮過後會回歸基本面
要買要租的人基本上會去查一下,現在 Google Map 大家都會用,沒什麼難的
這個東西發酵影響是很長遠的
未來人們心理上會自然避開紅區,就跟買房自然避開坡地建築物一樣
價格勢必得與同行政區的綠區白區有所區隔
看到紅區的感覺就跟看到建築物座落在懸賞陡坡是一樣的感覺
我絕對同意地質改良或建築技術可以讓房子受到土壤液化的衝擊降低
就像在懸崖峭壁上也有辦法建構出穩固的建築物
但你無法改變人們看到建築物在紅區就像看到蓋在陡坡上的心理恐懼
這不是技術面的問題,是心理層面的問題
人們始終不會把做完善擋土牆與水土保持的坡地建築物視同平地建築物般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