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anger (超脫歸心)》之銘言:
: 想請問大家
: 如果一個小區域要都更,當然都更前那邊的房價會上漲。
: 但是如果是大規模都更呢?
: 例如:整個雙北地區的高度液化區的20年以上的公寓都要公辦都更。
: 這樣會因為都更而是利多,還是供給過多變成利空呢?
我個人認為大規模都更沒辦法很直接地看做到底是利空還是利多。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
全台灣的營造產能是有上限的,全世界的石油鋼鐵也是有產能上限的,
就算今天台灣變成獨裁國家,傾全國之力也不可能所有液化區在一瞬間完成所有都更。
更何況都更的地主屎尿都很多,
我在建商上班,公司成立40年,公司最長談過17年才談成合建的,(不是我,我是菜B8)
祖厝共同持有人有些人在國外,有些人又再被繼承,情況很複雜。
就算真的大規模都更,花費的時間也絕對超過十幾二十年。
所以當大規模都更開始的時候,原本住戶的房子被拆了,
除非他把房子賣給建商了搬走了,不然如果還要持續在當地生活就只能搬到附近租房子。
至時候原本收租的房子因為租金提升,所以這一帶的價格就會上漲。
上漲以後建商利潤變高,願意給地主分的變多,
願意都更的人變多,就會進入快速增長期。
進入更多人願意都更→更多房子被拆掉→租金飆升→房價上漲的正向回饋。
最後,當都更的房子都慢慢蓋好以後,
因為容積獎勵等等的關係,整體戶數變多,供給量提升,空屋率就會變高,
房租就會下跌,連帶的房價就下跌。
當然,也有可能沒有明顯的下跌,因為貨幣會通貨膨脹,
這要看實際上都更的速度快慢,越快越猛,就會泡沫化。
如果不夠快,供給過量的問題就會慢慢稀釋(比方說單位人口居住的坪數提升)
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給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