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太多人一直在錯解這個概念...
這邊直接開一篇文章補一下好了.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永遠都不是講甚麼建築產業相關產業有多少OOXX.
我是不知道為啥政府或是學術界一直放任媒體在那邊亂講...
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真正的價值是,他可以印鈔票.
我們知道,去銀行貸款最好的抵押品,就是不動產...
無論小錢到大錢,無論個人到企業,最大宗的銀行貸款抵押品,都是不動產.
所以在"非金本位"的經濟結構中,大量的熱錢由來的根,都是不動產..!!
一個小小的例子,當一百萬現金,你進入市場,你只有100萬的規模.
當你一百萬的現金,透過不動產洗一圈,貸款八成,所以你可以有500萬進入市場.
當你這500萬沒進入市場,你又進入不動產在滾一圈,就成了2500萬進入市場.
所以...當經濟需要熱錢,政府要所謂的印鈔票進入市場..
就算它們要購債還是幹嘛,都會透過不動產去做擔保而"印"出鈔票來.
這也是歷史名言,救經濟先救不動產.
你經濟要垮要嘛就是債務太高很多人要倒閉.
也就是市場經濟貨幣需求遠大於貨幣供給...
也因此,這時候就要注入大量的錢去補洞.
而..錢哪邊來?你又不可能生出那麼多黃金或是美金讓你可以直接印鈔票..
所以就是舉債...也就是先借,憑空借之類的.
但是舉債只能救的了一時,而市場依然不段的需求貨幣.
也因此這時候就需要大量的啟動不動產"印鈔票"的功能.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2000年網路泡沫+台海危機資金外撤+企業西進...
阿扁之後就是大量解放不動產的各種無論貸款阿,土建榮阿幹嘛的.
就是讓錢不斷地透過不動產而大量被變出來...也奠定了後面台灣這十幾年的大多頭.
這才是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的真相.
因為市場非常多的錢,都是不動產印出來的.
而政府控制這些錢,就可以透過放款的成數,利率,稅金等等手段去控制.
這其實在中國打房政策可以看的到.
我講過..中國從來都沒想要打房,因為他從來都沒增加過持有成本稅金...
因為中國有經濟的一些淺在壓力,無論是每年兩千萬年輕人的工作供給.
或是之前生產過量產生的問題,或是它內部的一些經濟結構性問題.
都需要很多錢去撐住,再慢慢解決,不能讓他一次垮下來.
所以中國從來都不打房..
他名目上再講打房,那是"嘴巴上的正義"
但實際上他是在控管經濟和熱錢....
我忘了在哪一篇文章有整理過,中國這十年來好像五六次打房的各種手段和目的和背景.
但我簡單講一下...
1.限制貸款成數.
這是控管熱錢產生速度最直接的辦法.
貸款8成代表,1塊錢進去會變出5塊錢跑入市場.
所以當你市場不動產大熱,製造熱錢量太大,中國認為現在市場不需要這麼多熱錢.
但是又不希望他停止製造...所以就會適度地控制他的產生量.
而控制手段就是,限制貸款成數,例如變七成,那就是一塊錢進去變出3.3塊..
熱錢製造量立刻大降..
2.限制一人購買房屋量.
這是控制這個都市的債務人不要太過度集中於少數人.
少數人持有大量不動產,除了會造成比較高的風險外.
也會可能產生壟斷或是少數人影響區域環境經濟的問題(中國貧富差距比台灣大很多)
所以適度打散熱錢製造者.
3.提高交易成本.
基本上就是打壓交易量...但是不影響他的價...
他一樣是控制熱錢的製造速度...
但是不同的是,這是一種延遲性的控制.
也就是說這邊有一萬戶,如果你不控制它可能在5年的時間主力印鈔票效果就發酵結束.
你不控管它可以製造例如一千億資金好了...
你如果控制她貸款成數,他一樣在5年內就發酵結束,但是總共只製造700億資金.
但是如果你控制她交易成本拉高,他可能一樣製造1000億,但是時間延長到8年.
所以這是另外一種控制因子,有不同的效果.
中國打房幾乎都是這三招,其次就是控制銀行放款準備率之類的限制熱錢製造總量.
所以我才說,中國根本沒心要打房..
他從頭到尾都只是要控制熱錢製造速度而已...
你真的要打房還不簡單...
不要說學日本武士道精神切腹自殺.
你只要溫和的,每年提高0.1%的持有稅金.
沒多就房價就溫和的停漲了...
之後如果你要她跌,你就在每年提高0.05%的持有稅金.
只要再花幾年,房價數字就下來了..
獎那麼多,從來都不增加持有成本,這根本就是從來都不打算讓"房價數字"下來.
而理由也很簡單.
當今天市場有100萬,透過一間房子變500萬,又透過一間房子變2500萬好了.
房價如果跌10%會怎樣??
你會只剩下2000萬左右,立刻市場蒸發500萬.也就是20%的資金消失.
這還是兩層,如果他滾了三四層,就是30/40%的資金蒸發掉.
so...說甚麼銀行撐不住OOXX都還不是真正可怕的.
真正可怕的是不動產下跌造成回收熱錢的問題.
所以某人才講過,不動產有僵固性,漲上去就不"能"跌下來.
因為跌下來造成的經濟傷害非常大.
所以通常是,漲上去過多後,你就把它卡住,讓他不要漲.
然後製造大量通膨,以及讓經濟發展,讓貨幣貶值去消除掉不動產漲過多的壓力.
而不是把它搓破,搓破之後你就反過來要面對經濟危機了...
你想,多少企業都是用不動產貸款在周轉的...
你今天不動產一跌,這些企業周轉不靈都要倒閉...你政府怎樣處理??
到時候你又要"救經濟先救不動產"了嗎..XD
其實說到這個就講到林全.
林全的前瞻8800億+年金改革+大量火力發電廠機組更新(這才是發電主力,而不是綠能)
一例一休的物價上漲+本來預估的稅改...
外加彭總可能要離職...
這麼多政策放在一起,你看到了甚麼??....
你沒看到安培三支箭嗎...XD
這台灣版的QE阿...
也因此台灣股票上一萬兩千點,也是一種提早反映的現象.
至於社會住宅...除了他也是一種"政府基礎建設支出"的舉債政策外.
他最主要也是做"QE之後造成通膨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的配套.
當然裡面和正統QE差的一點就是,台幣目前很神奇的強勢...
不過目前聽說是美國給的壓力...這很無奈....台灣畢竟是美國養的狗..
and..彭總長時間都是維持"實質薪資"以及"實質消費"的平穩.
但是林全看起來就是想要推升台灣內需市場,推升物價之後才帶動薪資.
(所以彭總和林全相抵觸,只能存活一個)
而推升後就可以解決無論是年金問題,還是政府債務問題(欠台幣).
甚至是薪資(雖然相對物價,實質薪資並沒增加)以及內需市場不振問題..
當然實際上他會不會成功,以及做下去會不會有走歪或不良發展..
就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無論怎樣,政府大量擴大支出,舉債,之後就會帶動不動產大量印鈔票出來.
尤其你看他大多建設都是丟在中南部,也是一種平衡南北的作法.
(也因此讓柯P超不爽...)
so...很多人糾結在甚麼社會住宅是要打房上面,其實都是搞錯方向.
你要把她所有政策都攤開來看,並且把他們串起來思考.
你才會知道他真正到底想要幹嘛...
不要只看到一幅畫的一個角落,就在那邊猜測這幅畫的精神是甚麼.
當然下一件事情,會不會成功沒人知道..因為事情永遠不如想像中美好順利.
這也要看下去才知道.
但無論怎樣,我們可以接著看到,後面應該就是大量的讓不動產開始印鈔票進入市場.
不過當然在印鈔票前,林全應該會先訂定好"產業"的投資項目...
不然盲目的印鈔票其實也是一種災難....
錢印出來就是要讓產業更興盛,商業更活化才行...
而這個方向,我相信再過不久就可以很明確地看到林全怎樣講了..
當然同樣一句話,這些產業是否真的能發展真的有效,也是要歷史來證明.
(看看浩鼎/生物科技,看看太陽能,看看文創,看看OOXX.....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