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ujiwarano (???)》之銘言:
: 我舉個例子就好 假設如果現在把台股個股股價 跟點數券商軟體報價
: 一率都改成美元計價 計tick點的話
: 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沒錯 聰明人沒影響 頂多敲一下計算機 或切換程式寫好
: 對他們來說沒差
: 那對一般更笨的老百姓來說會覺得? 股價好便宜?
: 還是要在自己在切換算回來本來已經習慣的算法或資訊?
: 聽的懂這個差別嗎? 結論就是很容易會造成混亂
問題就是你舉的例子完全是兩碼子的事
假設你今天賺21k,然後用美金計價變0.7k,這當然一樣
但實坪虛坪根本不是你講的那樣,光是公設要怎麼定義,就很難說了
之前的推文有公設的不同定義,你自已看看吧
用虛坪,我就必需自已算公設,然後再來計算,
代銷建商又會說加入他的公設多好或別人的多差
讓人容易受騙,但用實坪算,我一看就知道我要的室內大小是多少的
剩下的再來評斷就好了
: 不是什麼實坪制或虛坪制的問題 那只是有心人士想要把市場資訊弄得更混亂在搞的東西
就是虛坪才容易混亂啊,不然為什麼其它國家都用實坪的
你覺得用實坪還虛坪比較容易動手腳,拿來唬人?
: 以前的房子要怎辦?謄本要全改? 還是只有顯示在時價登錄的單價計算上?
: 那以前大家認知的單價行情觀是不是要再重新data renew? 所有實價資料要全改?
這個你就想太多了,xx年以後交易就用實坪計價不就得了,別為了反對而找問題
: 實務上來說 一個新式電梯大樓集合社區 該有的管理室 梯廳樓梯間 地下室停車位
: 公共設施等等 難道因為推這個東西 大家以後買賣都要自動扣掉這些東西
為什麼你覺得實坪制之後就要扣掉這些東西? 國外都沒有這些東西嗎?
感覺你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而已
: 只能賣室內坪數的總價嗎? 完全不可能阿
: 還是照隔壁附近成交的實價總價加減一些在買賣
: 實務上單價管你實坪虛坪最後都是回到總價去賣 缺錢急售就少賣個幾十幾百
就是用總價賣,但公設會影響到你室內真正自己使用的空間啊
然後一些建商亂灌公設,會複雜化,就容易有偷a錢的空間,
假設我要找一個室內至少三十五坪的房子
今天實坪制,我只要看室內三十五坪以上的就好了
但是虛坪制,我就是從四十五到七十坪的房子都要去看,然後算一下他的公設比多少
再去算他室內到底有多大,他的公設又是怎麼算的
你覺得那一個對我來說比較輕鬆?
這還是我的公設想法和建商的公設想法是一樣的情況下喔
: 看好喜歡非要這間不可 就是要幾十萬 一百兩百的加上去追價
: 現在市場上產品本來就是 有公寓 有大樓 有透天 有華廈
: 青菜蘿蔔本來就有所好 自己去買自己喜歡的產品而已
: 就連大家都嫌老舊破的公寓 公設比再低
: 也還是有樓梯間的公設 只是當年舊謄本大多都登記含在主建物裡面而已
: 實際抓出來室內也比權狀上看到的主建物要小
: 現在沒人要爬公寓的樓梯了 連透天都在搞家用電梯了
: 就連集合式的透天社區 公設比再低 挖個地下室停車場 跟管理室門禁 也是公設
: 你買的時候能說不買不算錢嗎?不可能阿 還是含在成本總價+利潤一樣賣給你
沒有人說不算錢,為什麼你一直跳針說不算錢?
公設好一點的,就反應和實坪的單價上啊,就這麼簡單
你一直不算錢到底是怎麼想的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那你又在擔心什麼了?
把東西透明化一點,讓消費者清楚一點有什麼不好嗎?
因為動手腳的項目又少了一樣嗎?
照你這樣講,雨遮計不計坪、計不計價也沒差啊
但就是有消費者不知道他買的房子,以前一堆室內的坪數被灌在雨遮裡面了
他以為他室內有三十坪,但其實有三、四坪是雨遮
你覺得這樣有沒有差? 還是說是因為他笨,沒看清楚不懂被騙活該?
: 完全要0公設的人 唯一一條路只有買地自建透天一途
: 就連親友一起合建華廈 也是分戶各會有電樓梯間還有地下室的公設持分
: 另外有個很有趣的點 公設不想要的人 本來就會去看非大樓集合式社區的產品
: 但還是會有一大部分族群的人 會喜歡公設方便性去買有完整公設功能的案子
: 說把公設灌坪數去賣讓人貴到的人也很好玩 總價總價總價還是總價
: 你如果謄本以後只登記主建物 陽台 車位 其他公設都不登記的話
: 你要怎知道這社區到底CP值高不高?
用眼睛去看啊! 眼見為憑~ 不然你只看文宣就知道CP值高不高了嗎?
: 同樣室內坪+車位 假設A社區只是個華廈 賣一千萬
: B社區是完整大型社區 什麼設備應有盡有 賣1100萬
: 所以B社區單純用所謂的實坪制去看 喔 單價比A社區高好多 所以這社區很貴不要買?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你幹麼幫別人擔心這麼多?
看看不就知道了,想買的就會買,不想買的就不會買啊,每個人的標準又不一樣
: 公設設施有個重點叫作規模經濟 一個社區 戶數 人數到達一定水準之上的時候
: 光是維護的管理費用 使用大戶數去分攤下去
: 跟只有幾十戶的社區 同樣設施維護下去 管理費可以便宜很多耶
: 問題又來了 你如果少了權狀上面
: 目前現有的公設坪數等資訊 去換算公設比 還有評估公設規模經濟CP值高否
: 你要怎麼去分辨多個社區的好或壞?最後變成瞎子摸象 一切憑感覺??
你當世界其它國家的人,都是白痴就是了,全部都是瞎子摸象、全部憑感覺?
他們會分辨不出來嗎? 如果今天只有台灣這樣玩就算了
世界上八成以上的國家都這樣玩,這些國家的人會分辨不出來嗎?
還是只有台灣人會分辨不出來?
: 我自己是會想使用大型社區 游泳池 健身房 KTV 電影院等公設的人
: 每個月用自己繳的管理費送的點數去用免錢的設施
: 比起去萵苣或是外面其他地方 還要開車騎車跑距離 跟直接下電梯就可以使用
: 那個爽度真的差很多
那是你個人喜好,不予置評,這段有什麼重點嗎?
: 再舉個例子
: 郭台銘 張忠謀國際上都知名 那每個人都改名叫郭台銘 張忠謀 或李嘉誠
: 你就會變成有錢人了嗎? 還是聽別人叫你的時候會讓你自己感覺自己是有錢人??
: 完全就是典型的阿Q思維而已啊
我真的完全看不懂你在寫什麼? 這根本就是錯誤類比
你都把不一樣的東西,拿來比喻,神邏輯耶!
: 現在這樣房地產制度 資訊很完整 很透明阿 看你會不會運用資訊去分析而已啊
: 那還想再製造混亂的人 想法又是什麼呢? 科科
我怎麼看都是實坪制資訊比較完整、比較透明,
虛坪制才比較容易製造混亂吧...
科科科
作者:
s851959 (雨的長句)
2017-07-28 01:36:00推
作者:
odbc (odbc)
2017-07-28 01:32:00正解。我看房時真的他X的要看的 RANGE 好大591 下條件超不好下。雖然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房型與單價最後只好鎖定社區。 強烈同意實坪計價
作者:
hsieha (Blueboy)
2017-07-27 07:27:00個人覺得小鷹持續這樣下去下屆根本不用選
作者:
cavabien (哈雷路亞.嗆司)
2017-07-27 07:55:00推
作者:
lgs123 (Lightning)
2017-07-27 07:56:00推
作者:
pearcis (pearcis)
2017-07-27 07:57:00言之有理
作者: frlin 2017-07-27 07:58:00
推
作者: mingene (boss) 2017-07-27 08:06:00
小英:我想聽到的聲音,自然就聽的到
作者:
loser3o0 (loser3o0)
2017-07-27 08:14:00虛坪制才是亂源,房子也是商品,清楚標示是基本的,連這個都做不好難怪郭董說台灣沒效率沒救了,今天投資美國了科科
作者:
gvmlve (小強)
2017-07-27 08:21:00在符合建築和消防法規下,公設比大約在多少呢?若在30%,建商都喜歡蓋40%為什麼,還是建商真的都蓋在最低限制公設仍然很高
作者: tbere2002 (玩命阿飄) 2017-07-27 08:22:00
不要講這麼中肯
作者:
nelley (名字:大便王)
2017-07-27 08:29:00這篇比較有理
國外公設沒登記不見得是先進吧!如果不動登記,只是要改變大家的計價習慣更難推動吧
作者:
hank12332 (費蚊不吸血只發廢文)
2017-07-27 08:48:00這才是正常人的思維阿
作者:
HarryHTC (Harry)
2017-07-27 09:00:00這篇才是有邏輯的思維!
作者:
TDKnight (出沒高譚版)
2017-07-27 09:03:00不要再打臉了 上一篇其心可議
作者: codehard 2017-07-27 09:23:00
所有都清楚就沒有混水摸魚的空間了 森77
作者: niko0202 (Niko) 2017-07-27 09:56:00
推 屎價登錄 4X 5X 6X坪都是室內3X坪房子…車位數…哈
作者:
dormice (MJ KING OF POP )
2017-07-27 09:57:00推上篇真的其心可議,惱羞成怒了
作者:
adifdtd (請加油~)
2017-07-27 09:58:00買個房子不透明,除了剛需都不敢買。實坪制說不定能刺激買氣。
作者:
nthomas (ä¸è¯éšŠ..真的很棒)
2017-07-27 10:02:00推這篇
作者: wei5566 2017-07-27 10:10:00
說好不打臉的
作者:
ryosaeba (Get chance & luck)
2017-07-27 10:18:00推
作者:
liusim (六四母)
2017-07-27 10:27:00大推! 真的說明的蠻清楚的
作者: sibom (sibom) 2017-07-27 10:28:00
推推
作者:
adma (Adma)
2017-07-27 10:32:00上一篇臉好腫
作者:
skj0225 (KJ)
2017-07-27 11:04:00推~
作者: swanper (我還死不了) 2017-07-27 11:12:00
推,上一篇鬼打牆
台灣人精的很,所以現在才沒人買房,會買的是投資客他不住投資客只要找到下一個人買就好,不用去在意到底室內幾坪
作者:
popher (popher)
2017-07-27 12:27:00看到仲仲反這麼大力就知道該推這篇惹
作者:
Laleh (Laleh)
2017-07-27 12:59:00推 邏輯清楚之前賣房 房仲硬是幫我們價格拉高600多萬..有點傻眼 想騙不殺價的吧
作者:
moocya (廉價勞工)
2017-07-27 14:09:00推
作者:
james251 (詹姆士兩百五十一)
2017-07-27 14:25:00沒錯! 想騙人的 會用一大堆理由來混潤大家 說都很爛啦
作者:
a001ou (肉蟲)
2017-07-27 16:09:00他就仲介改實坪當然跳腳啊,上次就電過他一次了,這次又用一樣的東西來跳腳,不就一樣被電
作者:
starahsu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2017-07-27 17:08:00推
作者: doesntme (窮的只剩可愛) 2017-07-27 18:01:00
這篇正解。
作者:
donyuan (donyuan)
2017-07-27 18:13:00推
作者:
whface (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2017-07-27 18:14:00這篇正解!! 有豐富的公設就反映在實坪單價不就好了
我在國外曾經學過一點建築真正能算地板面積是有一定的算法像是若這塊地板上方沒有100cm(距離)是不能算floorspace,
作者:
pilot1982 (173-72卻覺得瘦好多)
2017-07-27 21:13:00仲仲急了,不要打臉打這麼響~~~
小英如果真的落實實坪制,民調絕對會上升,畢竟想買房的消費者遠遠多於建商&想矇混的代銷...
作者:
Miahh (忙)
2017-07-28 00:04:00推,上篇真的很跳針...
傻啦,建商賣屋資料都會先附室內坪數等資料...最會混水摸魚的是二手專賣吧轉
作者:
hypeng (獅子雲)
2017-07-28 22:18:00推
作者: aooa (不留神) 2017-07-28 23:56:00
推
作者:
serso (Houvalue 房屋買賣顧問)
2017-07-29 01:03:00推
作者:
nitero (nitero)
2017-07-29 21:34:00觀念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