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買賣件比較少做,故比較少上來分享價格
累積了多一些案例再來分享
以下皆為整個大桃園的分享
先講價格吧!
合x舊天地
16上下,低樓層一早進就去卡位的,
有看到14接近15的約。
文 x yuan
15上下,有送一些家電
青埔的 華goo 天 yan
兩年前有收到33、34的登天價
近一年成交五個案例大概在25左右
最近又收到一個拋出來的約,又有人買32
但真心覺得是個案
國pu
22上下
好,聊聊估價這事吧
有一套客觀且具邏輯的原則在
等等再講青埔
比方從中壢的估價聊起吧
中壢,從海華為中心往外擴,33為最高鋒
一路往北順時鐘到環北、過延平、
普義路下去到中原,接環內
大概是一個圈圈的價格,
所以你從33開始往邊邊降,
不會偏差太多。
好,到了內壢也是一個生活圈,
所以再開始往上攀一些
客觀的估價,就是這個邏輯
依照每個生活圈,逐步往外擴而往下調整
每遇一個生活圈,再抓那個生活圈的中心高點
去逐步往上。
細節大致上是這樣
最後再依照一些個案去調整
例如:自立國宅就是11-12,
它有一個特殊性,所以不會再往上
例如後站的京x,有30的價格,是因為有其特殊性
例如:中悅的新建案、八德的桃大
有其特殊性,來做價格的增刪
買房的各位,看多看空都不重要,
如果你覺得你無法看到10年後的光景,
那評估你要購入的房子時,依這邏輯,不會偏太多。
好,講講青埔吧。
事實上,33-36的價格,在青埔都是出現過的,也正在發生
青埔是一個具有未來性,有題材,有建設的地方
但!但是!我們估計5-8年內,還看不太到
別跟我說捷運,你真的從A21搭一趟進高鐵就好
機場就別說了,你不是天天出國
你們實地去搭一次,再來討論機捷
那條捷運,
並沒有“實質效益”地將青埔與台北串起來
別想太多
機捷,有加分,但“並無法因機捷而將台北的價格拉到青埔來做比價”
好,回到剛剛講的,33-36這段
理智上來說,我個人認為,
這就是5-8年後的價格
你要不要先把資金壓在這去賭,
就憑個人智慧了。
事實上,一個區域、社區的價格要持穩,或穩健的往上
也不能單純只有自住客,也需要適度的有一些投機、投資客
來讓這個市場做一些調整。
僅有自助客,那只有折舊價的份,即便沒折舊
那也會因為通膨而變薄
但絕大部分都是投資客在出入時,
依個人總覽整個大桃園近三年的價格
價格普遍是往下,這無庸置疑
投資客們忽略了“大桃園” 的自住客
也就是基本面族群的實質薪資收入
換句話說,就是當地剛性需求客群的負擔能力
以一個雙薪家庭來說,桃園大概就是100-150之間的客層為主力
(舉凡技術員、工程師、公務員...等)
抓中數130來說好了,客觀的負擔房貸能力應抓3成,再上去其實沒什麼生活品質
所以大約是40萬左右的支出
一年支出40萬,合理房貸金額大概是700~750萬。
(我抓720萬,25年,1.65%左右)
依房貸反推75成上去,大概就是1000萬以內的房子。
(有的人貸8成,有的7成)
所以,當800萬總價以內的房屋,會特別好賣
逐漸往上逼近1000萬,或以上的,買賣力道會逐漸薄弱
再去依平均坪數去拆算單坪的話
其實大概就是15-20萬之間的差異。
總結:
依上述推論,大桃園自住客穩健的價格,
15-20,緊繃差不多了。
投資客要出手,出在這價格之上的
那口袋就深一些吧,時間成本可能會很重。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