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illianer ()》之銘言:
: 兩個小孩4y跟6m
: 當初因為小孩照顧方便 買在娘家附近 算台北市中心
: 對一家四口來說算蝸居 17坪兩房 老公寓四樓
: 小隻的越長越大 有在考慮換屋了
: 因為兩隻不同性別 所以勢必要買三房物件
: 看房越看越辛酸 越看越遠 要求越降越低
: 先生要求要住在台北市 這是他個人重視的點 這邊就不考慮搬去新北市了
: 兩人所得扣除生活開支 我認為貸款800萬OK
: 真的算現在住的那邊房子很好賣掉一千萬(但知道不可能 唉)
: 預算1800萬的三房案件也真的好難找到
: 要不格局是長的 要不也是公寓五樓 要不就是40 50年了 要不就是一樓物件
: 跟當初想換房子要住新大樓 有停車位 有電梯的夢 距離好遠好遠
: 小孩跟我的戶籍都還在娘家 以後應該也會給小孩念該區的學校 風評比較好
: 所以勢必要搬去台北市萬華(青年公園)或文山區附近
: 離娘家更遠了 且買的房子一樣是20年以上的
: 我在想現在孩子都還跟我們睡 是不是該等到他們都上小學
: 五六年後期待房價下滑後 再去換三房呢
: 只是現在就覺得每天爬四樓好累 家裡都小小亂糟糟的感覺好差
: 辛酸的受薪階級 我只是想要小三房而已阿 QQ
分享一下我家的案例
妳現在這狀況會想換房很正常
我家台北市老公寓當年自住的那一間 權狀才15坪 就算天井加蓋滿 頂樓加蓋滿
使用空間才勉強算過得去 但是因為我父親的關係
頂加等於還是不怎算使用的空間 這部分詳情我就不講了
一家五口住實際使用約20坪的房子1+2房一衛 住了25年 (從我出生開始算)
五個人擠在一個狹小空間從小孩我姊出生 我出生 到我弟出生 到我們大學畢業
經過了25年 我們家才搬到新北市去
我們買85坪的電梯透天
中間有繼承過世長輩的某間 還有 我媽幫朋友紓困買下收租的某間
雖然有三間 但一個家庭總不可能分三個地方住 家庭分開了緣分也差不多散盡了
所以最後搬到新北市以後 台北的就弄一弄全收租了
我想講的其實是
台北市很多房子 其實都是跟累世財富累積有關 現金流的概念
我們也不會特別去計算現在這房子賣掉值多少錢
因為不需要 就放著收租每個月領錢就好了
妳們就像當年的我爸跟我媽一樣
住過25年台北市的我 反而不喜歡台北市的擁擠 車子停車都難停 北市門牌有優越感?
我只知道我爸我媽戶籍還是掛在台北市 而我掛在新北而已
也許未來我的孩子想讓他唸北市學校 再掛回去就好
因為我住重劃區 這邊電影院 outlat 反正放假我想逛的地方也很近
大部分我要的機能也幾乎都有 所以我對從台北市搬到新北市來真的只有感覺更舒服
重點只有在於 如果有能力的話
可以像我家這樣 自備款夠 台北的房子直接收租當現金流收入就好
去新北喜歡的地方 重劃區 整齊 生活機能又好的地方去爽一陣子 比較實在
現在我們家就是有電梯 又有停車位好停車 出門開車停車方便 空間又大又舒服
期待台北市房價下滑 就好像期待台灣社會前端5%內財富的人 突然大風吹掉下來
可能比較不切實際一點
我們舊家前年本來都更重劃案卡在送事業計畫的過程中胎死腹中
不過本來就不期不待也不會受傷害 我壞心一點私心還在等待哪天直接天然都更
反正就收租 現金流收入 然後等待天然都更就好了 反正真正發生也不是妳我的錯
是老房子不耐災害的錯
不過 剛剛講的前提在於 前屋的房貸要已繳完 才有得這種玩法
不然越級打怪 其實蠻危險的@@
我家唯一剩下房屋貸款就只剩下目前住的新北這裡 大約800多而已
而目前北市收租的金額 高過於房貸繳的金額 so......
小小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