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非主流,有何不可(M))》之銘言:
: 我有去看香港的平均房價,現在一坪170萬,但這還是全香港的數字喔
: (包括九龍新界),假如是香港島與九龍的話一坪要250萬,
: 之前才有類似公宅的案子成交,居然也成交220萬/坪,
: 全台北市房價平均約60-65萬/坪,新北35萬/坪,
: 大台北平均的話捉45-50萬好了,香港的所得就算高估點到台灣的兩倍,
: 台北市的1.5倍,大台北的1.8倍好了(更別提香港的所得是由少數極高所得者拉高平均)
: 假若台灣現在這樣的房價叫貴的話,那香港房價不知該叫什麼比較好?
: 說不定用可怕,超貴,高不可攀都不足以形容吧.
香港跟大台北比有結構性與地理性的問題
香港是真正走斷水流大師兄的路線,只需要菁英,不需要垃圾
菁英在香港可以領很高的薪水,垃圾在香港活得比台北 22K 還痛苦
從製造業轉型走經濟金融中心後的香港確實成為了東方明珠
可是也因為這種特性使得香港高薪就業市場更集中於維多利亞港兩側
大多坐辦公室的高薪缺就在中環金鐘,其他高薪缺在油尖旺
像觀塘的工業大廈那些職缺的薪資已經追不上消費水平
台北就不一樣,因為台灣走科技工業,台灣的理工比金融商業科系職缺多
而這種就業特色使得台北盆地外圍也可以順利開發出高薪產業園區
像內科、南軟、汐科、五工、華亞之類的,壓力沒有香港那麼大
住在外圍工作也在外圍的話,薪資就能支撐,通勤壓力也小
香港的新市鎮是把交通搞得比淡海好,產業跟淡海一樣空乏,價格卻炒到新板特區價
即便如此,老一輩港九(尤其界限街以南)人仕對新界的看法就跟台北人看南部一樣
根本不考慮搬過去住,寧願在市區住牢籠,花一樣的錢住在比台北破公寓更爛的地方
可是因為香港太小了,全港80%皆可通勤,房價遞減不若台灣南北差距
很多外圍新市鎮在瘋狂搶進香港的移民中成了回鄉近又比較便宜的選擇
文化差異越來越大,天水圍就曾經被探討過,屯門也不再是山雞當扛霸子時的樣子了
在工商與區域開發平衡中,新加坡做得又比香港跟台北好
雖然新加坡的金融業跟香港一樣是集中在海灣地區
可是新加坡在東邊的淡濱與西邊的裕廊又成功開發工業和新市鎮
裕廊的房價已經不比市區差了,而且裕廊湖周圍又是相當舒服的環境
你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塊新興工業市鎮不遠處有著比六輕還大的煉油廠
不過台灣的土地面積大還是會壓著台北房價啦
又不是像澳門貴到住不起當地就得住珠海、新加坡住到馬來西亞新山
台北住不起住到桃園跟宜蘭通勤速度比人家要通關的快得多了
香港現在就業錯配問題越來越嚴重,新界的新市鎮發展產業計劃又一直被擋
香港的雨傘覺青認為新界已經過渡開發要保留起來不能再有發展計劃
就像花東環團阻擋蘇花高一樣的狠,比宜蘭擋農舍開發的更激烈
長此以往香港只能繼續在外圍蓋新市鎮但高薪產業還是大量在市中心
那麼港島跟九龍的房價只會繼續高到壓死人而已
在大台北工作選擇其實比香港輕鬆
在五工領高薪去住泰山十八甲或五股洲子洋
在南港內湖汐止領高薪去住基隆
在林口領高薪去住龜山
不用一定要搶進台北市中心內才有相對高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