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這話題充滿矛盾點,剛好是交通議題的照妖鏡
1.捷運
大家都說現在世道是跟著捷運買,淡水有捷運、淡海有輕軌,結果實際上大家覺得交通爛
2.淡江大橋
都說淡江大橋可以接台64快速進台北,那現在就去住台64線上的五股八里不是更近也不貴
3.淡北快
這東西跟蘇花改一樣,改了淡水到關渡,結果大家匯進關渡時一樣要塞
因為台北端沒有直接接上其他快速道路分流,然後新路舊路的車到時候一起堵在關渡而已
想要提升淡水的房價,還是得要靠淡水自己發展產業
淡海二期不要再搞什麼純住宅了,弄個工商業特區吧、淡海科技園區也好
發展起來後就像內湖汐止一樣,沒有高運量捷運只有文湖線跟台鐵
但通勤族就是得想辦法去內科汐科上班,交通爛更助漲在地就業在地居住
不過內科跟汐科都有高速公路直接通過,這點是淡水的劣勢
真正能改善淡海的是一條叫芝投公路的計劃道路,從三芝經淡海後像台64穿山一樣
從北投出來直接接上洲美快速道路
另外有副線新天母快速道路從北投接到天母後直穿外雙溪至內湖接堤頂大道
這兩條打通後,淡海往西區跟東區車程都將縮短為三分之一
但這條公路已經絕望到沒有政客想推了
林口雖然沒有台北捷運,但有機捷跟高速公路還是樂勝淡水
蓋公路也未必代表要開車,三峽跟林口的快速公車完全把高速公路的大眾運輸開拓起來
遑論桃園和基隆每天有多少人是搭國道客運在通勤的
淡海只要一天蓋不出芝投公路,產業就不會進去,住宅就還是當養老市場在推
淡江大橋跟淡北快也只是隔靴搔癢,除非兩種情況淡海才會稍有利多
A.士北科跟內科一樣發展起來,淡海過去有地利房價又便宜(比汐止到內科快又便宜)
B.八里台北港完全帶動產業,淡江大橋成為住宅區,八里成為產業區,雙子城發展
事實上淡江大橋蓋起來後,淡水人比較要擔心的應該是低階工廠跑過去北海岸
過去台北縣一堆低階鐵皮工廠因為都市擴大不斷發展,被趕去桃園,桃園發展後又再被趕
因為這些低階工廠還是得依附在大台北都會區討飯吃
後來有些就往東北角跑了,像是瑞芳工業區、萬里、基隆大武崙工業區之類的地方
大部分是貨車在跑,尖峰通勤時間不重要只要有快速公路方便貨品物流就好
因此在台62萬瑞快速公路蓋起來後,很多低階工廠跑去依附在那一帶土地便宜的地方
淡江大橋蓋完後,台64延伸至淡海變得方便,土地又便宜
難保靠近三芝一帶非新市鎮規劃區的便宜土地都被拿去開鐵皮工廠
因為地價跟萬里瑞芳差不多,但是接通台64後會比台62更快往來大台北西側
以後可能一堆貨車都要穿過淡海新市鎮,因為淡江大橋並沒有繼續高架過淡海新市鎮
而三芝產業空洞已久,搞不好真的會迎合這些工廠成立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