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efauth (山丘上的長號手)
2018-12-29 12:58:23※ 引述《justinXD (Justin)》之銘言:
: 針對中國大陸的房地產泡沫現象,對比當時日本跟德國同時面對廣場協議後,
: 不同的房地產政策,早就了兩個國家不一樣的結果。
: 首先我們應該把資金購買房地產,
: 分為實際要使用的「消費」需求,跟炒資產泡沫的「投資」需求。
同意。
: 曾經看到宋鴻兵受訪講的這句話滿精闢的,
: 「房子就是拿來住的,不該拿來炒,你把房子當住地方之後,
: 剩下的時間該幹嘛就幹嘛,老老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學習,
: 提高自己的工業製造水平。」
「房子就是蓋來使用的,
一部分拿來住,一部分拿來炒,
你有第一間房子當住地方之後,
去買第二間房子拿來炒作,
你除了炒作房子的工作時間,
剩下的時間該幹嘛就幹嘛,
老老實實炒房,老老實實學習,
你可以欣賞其他人在剩下的時間提高他們自己的買房和炒房水平。」
: 1. 或許自始至終,房地產就該是一個消費品,
: 你理所當然花錢購買住房的服務,跟買車一樣。
房地產本來就是一個消費品。
除非你不花錢買,你的房子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
: 2.房地產就是不該成為金融資產品,成為炒作工具,
: 衍伸出來各層面的社經問題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 (ex.大家買完房子,即使房屋明明折舊,
: 大家又希望政府也要負擔房地產這個資產商品保值的責任)。
世界上的商品都可以是金融資產品,都可以是炒作工具。
甚至連不是商品的大自然都可以包裝成金融資產品炒作了,你還有什麼話說?小朋友。
: 3. 當景氣循環,市場去槓桿化時,
: 投入實業的資金所提升的生產力還會存在,
: 但是資產泡沬會讓很多人發現,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其實很大部分「從來不存在」。
就算沒有泡沫可以爆炸,你"現在"所擁有的財富一樣都「從來不存在」的啦~!
請洽"貨幣學"-信用創造貨幣。
: 所以我覺得要區分的是,陸資來台購買房地產,
: 是實際上有居住或是商辦使用的「消費性」需求,還是只是推升「資產泡沫」?
: 前者對於國家生產力的提升,可能是有幫助的。
: 但如果是後者,歷史已經不斷證明,搞地產泡沫的國家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_﹀")╭
小朋友,你可以不喜歡遊戲規則,但是你不能拒絕參與這場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