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用舉特例,還是隔壁鄰居同學朋友的例子了,
近幾十年與本議題相關的臺美學界研究結論已經很清楚:
決定小孩未來的成就最高或幸福指數最高的第一要因是‘家長’。
從小孩的觀點來看,決定他人生成就的因素就是‘運氣’(看他/她生在那家)。
學區是家長優勢的凝結,是結果,不是原因。
特別在臺灣和東亞,最好的學校多是公立,
占優勢的家長容易透過單一能不斷重複透過練習的制度把下一代送進去複製,
或者在附近買房佔學籍。
所以鄉野傳説聯考最公平恰恰相反,聯考事實上固化了不公平,
最新的臺灣研究已經指出多元入學有利翻身,比起聯考。
那爲何PTT的各位如此美化聯考,因爲單純的分數計算給了你們這些制度下的幸存者
一些些的安全實在感啊。
真正臺美的0.1%的玩法不用討論,如同上一位最偉大的社會學家布迪厄所言,
學校是階級複製的場域,而有錢人永遠能製造差異性(distinction)。
意思是,你進五福陽明國中,我送去外國學校;你去臺大,我去哈佛;
你去哈佛,我拿Rhodes去OX....,有優勢的家長永遠比你更知道玩法。
附帶一提,最近的玩法又更厲害,据美國質報NYT報道,
有錢人采取比捐款更有保障的玩法,買通大學教練走更低競爭的體保生道路。
回到臺灣的例子,買房如果爲了小孩的未來,要不要考慮學區?
答案有違常識:不需要。
理由是:
一、東亞和臺灣有世界最均衡的公立教育系統,臺灣尤其老師的差距不大,
好老師在哪裏教書的薪酬差異不大,好老師是常態分佈,教育資源城鄉有差異,
但城市中差異不大,近些年鄉下有更多官民資源投入,成果待更研究。
在美國另當別論。
二、更好的學區或學校不一定適合每個小孩。大魚小池塘效應,就是説
在好的學校中學生容易自我貶低,感到相對剝奪,處處不如人之感。
這當然不是叫你選最墊底的學校,只是不一定要犧牲某些資源往最好的學校擠。
三、如一開始所言,學校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我相信多數人會需要在優質學區
和有限資源中作取捨。如果這些資源意味著要犧牲和學齡兒童的相處時間,
和陪伴,我想教育學家會勸關心這個議題的各位,陪伴小孩成長,開放地和他/她
(不是教他/她)一起認識這個世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互動,是他未來的關鍵。
這點已經有哈佛長期追蹤畢業生成就/快樂感的研究所證實。
四、如果學區的對小孩的未來被高估,那麽學區是溢價的,你更沒理由因爲
好的學區買入更高價的房子。
我講的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但爲何大家還是講究學區?
就連教育社會學專家的不可避免,除了考慮其他買家高估的學區的價值,
我覺得人的"不理性",或者"說儘管你這麽説,我買個保險"的心態作祟。
那明白這點又只有有限資源的人,不如不追求最佳學區買次佳或次次佳學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