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9-05-04 01:01:28之前看到某個政論節目,當中有討論一個'事業有成'的大老闆,
然而他的事業有成卻是一生至今大部分賺到的錢都是在炒房地產賺的,
原本他是一個實業主,而他從實業賺到的錢泰半投入地產炒作,
後來地產增值,賺到的差價與收到的租金變多以後,更讓他對於房地產著迷,
於是他乾脆把'炒房事業'給公司化,還提到現在實業難賺,
他的本業這十多年來累積賺不到20億,獲利還每下愈況,過去一年可以賺個3-4億,
如今卻賺不到一億,有些事業還虧損,反倒是這十多年來炒房炒地加上收租
總共賺了50多億,稅金扣的還比搞實業少很多,如果不是基於企業責任,
他早就想收掉實業專心搞房地產投資開發就好
當然也有人質問他炒房是不當得利,他說炒房炒地不偷不搶不騙,完全合法哪來不當得利?
檯面上一堆上市公司老闆賺到的錢有幾個沒有搞副業炒房炒地? 如果有麻煩把名字唸出來,
只能說,在台灣炒房不只可能比搞實業賺得多,還不用擔心員工,環保,缺水缺電,
競爭對手與景氣等經營風險,偏偏在台灣一堆富豪都是搞不動產與炒房起家致富,
這十年來富豪榜也多了一堆地產大亨,加上台灣房價長期強勢的表現
與大環境和政策利於房市,在在都證明一件事-假若手中閒錢太多的話,
要將炒房炒地當成主業絕對是條可行的路,這點也很難去質疑吧
作者: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9-05-04 10:27:00台灣的老闆有這麼會考慮社會責任就好了,現實上的問題是他們永遠嫌錢賺得不夠多炒房賺取暴利的副業對他們來說它們只會覺得又不犯法反而讓公司獲利增加,股東也跟著爽,底下員工待遇與分紅也改善這麼做有何不可?其實不只台灣,只要是華人多的國家不管香港,大陸乃至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都有嚴重的炒房問題偏偏政策制定者也傾向討好那些地產大亨,所以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