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何炒房的人多? 原因道理很簡單,炒房不管當成投資,還是事業都是有利可圖,
至於為何炒房會有利可圖? 原因一樣很簡單,低廉的利率稅率等成本支出,
和政策對於地產業的放任坐大,甚至與地產商和金融業聯合操控房價,
造成過往到現在強勢的房價表現,想也知道投入炒房的人也就有增無減.
利率就不說了,目前央行只想降息不想升息,稅率呢? 過去頂新鮭魚返鄉,
用200億炒房炒地賺了191億,稅交不到10億,這夠誇張了吧,
至於政策呢? 台灣的經濟奇蹟不斷被以前的國民黨誇大,
事實上當時台灣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加上戰爭陰影漸遠,社會暫時安定,
所以才吸引了不少投資,而由農業轉為工商業社會,進入都會區人口大增,
政府在那時候藉機在都會區大搞土地重劃,與地方仕紳聯手炒作地皮,
同時開放僑外資進來投資,也因此房價在台灣脫離農業社會後就一路飆漲.
到了1980年代,台灣人工成本大增,實業面臨瓶頸,政府做的也是大力振興地產,
降息降稅開放資金與建築融資,同時黨國也跟財團結合成為金權政體,
在政府與財團聯手下,房價一漲就是4倍,即使支撐了內需力道,卻也付出高房價代價
2004年開始,一樣是一堆振興房市政策,一下子降土增稅,開放陸資,降遺增稅,
房價又是一波大漲,房漲解決國庫空虛,製造表面上好看的GDP,
也讓地產對於GDP影響力變得更大,搞到後來一堆上市櫃老闆都把炒房當副業,
而且還跟地產商結盟形成炒房炒地共謀,大型地產商不只愈來愈有本錢與政府'嗆聲'
還能聯合控制土地拉抬房價,百姓愈來愈買不起房與高房價高租金排擠實業政府當然知道,
問題是台灣實業競爭力衰退,地產業又愈來愈坐大,政府又要稅收與gdp,
又有能奈何呢? 只怕想打房也根本沒辦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