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非主流,有何不可(M))》之銘言:
: 台灣為何炒房的人多? 原因道理很簡單,炒房不管當成投資,還是事業都是有利可圖,
: 至於為何炒房會有利可圖? 原因一樣很簡單,低廉的利率稅率等成本支出,
: 和政策對於地產業的放任坐大,甚至與地產商和金融業聯合操控房價,
: 造成過往到現在強勢的房價表現,想也知道投入炒房的人也就有增無減.
: 利率就不說了,目前央行只想降息不想升息,稅率呢? 過去頂新鮭魚返鄉,
: 用200億炒房炒地賺了191億,稅交不到10億,這夠誇張了吧,
: 至於政策呢? 台灣的經濟奇蹟不斷被以前的國民黨誇大,
: 事實上當時台灣只是因為人工成本低加上戰爭陰影漸遠,社會暫時安定,
: 所以才吸引了不少投資,而由農業轉為工商業社會,進入都會區人口大增,
: 政府在那時候藉機在都會區大搞土地重劃,與地方仕紳聯手炒作地皮,
: 同時開放僑外資進來投資,也因此房價在台灣脫離農業社會後就一路飆漲.
: 到了1980年代,台灣人工成本大增,實業面臨瓶頸,政府做的也是大力振興地產,
: 降息降稅開放資金與建築融資,同時黨國也跟財團結合成為金權政體,
: 在政府與財團聯手下,房價一漲就是4倍,即使支撐了內需力道,卻也付出高房價代價
: 2004年開始,一樣是一堆振興房市政策,一下子降土增稅,開放陸資,降遺增稅,
: 房價又是一波大漲,房漲解決國庫空虛,製造表面上好看的GDP,
: 也讓地產對於GDP影響力變得更大,搞到後來一堆上市櫃老闆都把炒房當副業,
: 而且還跟地產商結盟形成炒房炒地共謀,大型地產商不只愈來愈有本錢與政府'嗆聲'
: 還能聯合控制土地拉抬房價,百姓愈來愈買不起房與高房價高租金排擠實業政府當然知
道,
: 問題是台灣實業競爭力衰退,地產業又愈來愈坐大,政府又要稅收與gdp,
: 又有能奈何呢? 只怕想打房也根本沒辦法打了.
這一串回覆中,這一篇與其下的推文錯的最誇張。
其他頂多是各有立場,跟先有靶還是先射箭的問題。
首先並不是什麼因為只發展代工無法產業升級,也不是什麼房地產衝GDP來支撐產業
這完全是錯誤的理解。
而是大家都在賺錢,滿足溫飽了之後,你就發現錢沒有用了。
錢可以給你最好的食物,最好的享樂。
但總有人花不完,總有人不想花。
所以錢湧向不動產。
東京房地產泡沫之後,你有沒有思考過錢跑哪裡去了?
如果熱錢回去自己的國家,也只是重覆東京的泡沫。
還好這時候網路出現了。讓熱錢有地方投資。
網路還延續了發展開始遇到到瓶頸的電腦生命
你看看google值多少? google的「實質資產」又值多少錢?
在google還沒泡沫的時候,他其實就圈著了一大塊熱錢
接下來在網路泡沫化的時候,手機出現了。
熱錢有了新的去處
在網路完全泡沫之前給了一個出口。
也延續了網路的生命
這是一個反覆的過程。
只是目前有太多娛樂讓你花錢,提倡信用卡消費也是同樣的道理。
可惜世界上有些民族超愛買房產w
至於下一個是什麼?
生化科技?虛擬實境?AI?
如果我知道還會在這裡發廢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