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2月人口概況

作者: H2 (oh!my志玲)   2020-03-14 16:59:48
來看一些有趣的數字
跟房地產沒有直接關係, 但很有間接關係,
別水桶我
大家可以拿來推算一下台北學齡兒童就學
的剛需住宅需求, 跟中產溫拿換屋需求囉
表面數字台北市是一個人口向外圍
遷出顯著的行政區, 人口趨向老化,
從本文數字單看二月份,
台北市死亡率約 6.1/每萬人, 在六都中
排第三高(前兩名是台南跟高雄),
不過可以看本文台北市在出生的表
現, 出生率達 6.2/每萬人, 六都中僅次
於桃園
下表是台北市學齡兒童的數據, 就更有
趣了
https://i.imgur.com/0uFuw5d.gif
這幾年開始5~9歲的學齡兒童總數居然
不減反增, 簡直是滿滿的剛性居住需求,
不過這群人應該是當年郝龍斌祝妳好好
運一胎生出給兩萬每個月再給7500的功勞
因為對照著個圖就可以看出來了
https://i.imgur.com/yjSV2Q3.gif
這個政策讓台北市0~4歲小孩戶籍有很大
的波動, 可能會對於趨勢有點干擾, 不過
我們對一下2011到現在的數字, 還是可以
發現到今天整體0~4跟5~9歲小孩的總數還
是高於2011年時的總數的, 相信還是台北
市學區整體吸引力比較高, 相對吸引就學
兒童戶口的關係, 加上整體台北市出生率
還是略優於其他區域的關係
我們再來看一個數據
這是25~49歲青壯年人口的變化
https://i.imgur.com/PvUlbHp.gif
隨人口老化, 青壯年人口總數隨時間逐
漸減少, 特別是30~34歲這個最族群人口
數簡直是坍塌性的下跌, 但可以看到兩條
奇怪的線, 第一條40~44歲最明顯, 因為
他居然在上升啊! 這個群族理論上是個人
收入高峰, 有一定積蓄也基本應該有家庭
了, 算是社會中堅
第二條也很有趣, 就是25~29歲的人群這
幾年開始停止下跌而逐漸穩定了, 不過可
能沒法開心很久, 應該後面一個世代, 也
就是15~19歲人口的人群總數在2013年就
開始坍塌了
※ 引述《jwzkp (spermette)》之銘言:
: 2月人口成長概況
: 出生 13536
: 死亡 16211
:
作者: beebeebee (beebeebee)   2020-03-14 17:20:00
認真推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20-03-14 17:42:00
作者: oopFoo (3d)   2020-03-14 17:45:00
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作者: taco13 (章魚燒)   2020-03-14 17:47:00
看到這個圖更堅定北市以外的房子以後只會崩盤
作者: killerbbt (killer)   2020-03-14 17:55:00
崩盤的時候 現在有能力買房的大概也60-70碎了吧少子化要發生效應至少要再20.30年甚至更久
作者: oopFoo (3d)   2020-03-14 18:00:00
提示,龍年虎年效益。
作者: rockhart (Line)   2020-03-14 19:00:00
少子化跟不婚8年級跟7年級就有明顯差異
作者: alfrog0414 (歐弗拉葛)   2020-03-14 19:35:00
桃園跟新竹出生率就比台北高了 不懂4樓結論怎麼夢到的不過也希望台北房價能再漲上去 才能帶動商圈東區化 給外圍地區機會
作者: H2 (oh!my志玲)   2020-03-14 19:40:00
台北新北房價應該是六都+新竹裡頭唯一過去五年沒漲的地方桃園新竹青壯人口凈流入明顯, 房市的確有需求
作者: Unsullied (酷酷)   2020-03-14 20:08:00
台北新北房價已經過度漲了實在沒有什麼吸引人購買的理由看看租金就略知一二
作者: zong780405 (Tikky)   2020-03-14 21:02:00
臺北房價還是有漲的,看看那精美麗的主坪數。
作者: kusomanfcu (POE yea)   2020-03-14 23:09:00
是中南部補漲,因為以前崩盤過。。。2000年那次喔 雙北15% 然後中南部腰斬。。。。。桃園也是腰斬很多人沒印象那次喔北海岸的也炸開當年還小全家被某間美國上市公司客戶招待旅遊時,其他廠商聊天提到的中南部腰斬的資訊市值最近被斬破6億美金的小公司客戶
作者: izumira (sign)   2020-03-14 23:59:00
出生率在那生戶籍參考用,那邊補助多去那掛戶籍,等到入學又再大風吹一次
作者: IS0987 (FQ)   2020-03-15 09:55:00
很多都是領補助掛戶籍的,補助領完就掰了,另一個可以參考的是各縣市國小新生入學人數,因為小學一讀6年,很多家長也想就近,到底是不是寄戶籍很容易看的出來通常到入學前才會顯現真正的趨向
作者: H2 (oh!my志玲)   2020-03-15 10:15:00
出生率那邊的波動主要是郝龍斌時代的補助政策, 所以這幾年回落不過可以看108年跟101年時的比較, 整體兒童人數表現還是強就是
作者: IS0987 (FQ)   2020-03-15 10:23:00
這樣說好了,假設領補助的有100人,常理來看應該小一新生也差不多這數,如果領$100人,小一新生60人而已,那代表很大的可能是40個就是寄戶籍的至於出生率這我自己經驗,朋友至少5-6個都還是喜歡往北市大醫院跑,所以生的時候也是在北市出生
作者: deltaz (我還懂不懂飛翔)   2020-03-15 14:17:00
要排除掛戶籍的可以參考健保投保人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