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 2018 年買房的時候 34Y,算是年輕人嗎?(汗)
我自己後來是買公寓, 也確實是因為地點是在台北市的關係才買的。
如果我住在雙北以外的生活圈,我估計也不會考慮公寓而買新大樓。
但主因是不新舊問題,而是買不買得起新大樓的問題。
現實就是台北市的公寓 VS 新大樓價差至少一倍。
以我這區公寓均價1P大概 55-60 來看,旁邊準備在蓋的新大樓『森業永春』
1P開價 130 起跳,實際去談價錢就算只談到100-110,也是兩倍...貴桑桑。
再加上公設坪數和車位價格的加總,買一樣坪數新大樓的價差大概是 2.5 ~ 3 倍。
看了很多回文不買公寓的不外乎就是爬樓梯 + 垃圾車 + 安全性啥的問題...
這些點我之前的文章也回過,簡單的說 "當$$不夠的時候" 的時候就只能取捨。
1. 爬樓梯 - 我買 3F 爬起來不累,你們爬 3F 會累嗎? 大概 1 分鐘內爬到
but 同坪數 & 價位的大樓至少中古要去新埔, 新的要去 A7
通勤時間至少來回1-2小時跑不掉。 1分鐘 vs 1-2小時...都幾?
時間成本問題。
2. 垃圾車 - 每個月 500 塊就有人收了,有台北市的公寓不給收的嗎?
3. 安全性 - 確實新大樓結構更安全無誤,但整排低樓層連棟公寓的設計,
地震來哪個先倒還不一定呢? 我個人認為這點是運氣運氣啦
閻王要收一個人的時候,遇到隨機殺人的倒楣鬼就是他...
其實買重劃區新房爽個 40-50 年,我還能理解和拍拍手,就是拿通勤距離換爽度。
反而買30年+中古大樓的族群我個人是覺得最虧的。
要都更持分又小、年份跟公寓也都半斤八兩、多一個電梯換來距離也不近、未來打掉
重練的可能性也不高、房子也不新不夠炫炮(現在的新房一堆都高科技智慧宅)。
總之老公寓和新大樓沒有絕對啦,有錢甚麼選擇都可以,當預算有限就是『室內空間 /
公寓或大樓 / 市區或郊區』,然後根據每個人可以接受的程度而做出不同的選擇而已。
最後分享我選老公寓的另一個原因,沒錯 ~ 就是邊自住邊等(賭)都更!
我自己個人的年收入都好幾百萬了,在台北想買的 4-5000 萬的新房真的完全下不了手,
大概只有等到都更才有機會吧... = =|||
※ 引述《rpg1510 (八分之三)》之銘言:
: 年輕人唾棄老公寓!郊區買新大樓「房價多賺一台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