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2 (oh!my志玲)
2020-05-23 10:29:37疫情還是國運甚麼的就不提了,
誰都沒個準
最大的風險還是短期供給開太多,
有些蛋白區的體量過去幾年並沒
有很好的消化,例如淡水新市鎮
然後這幾年又開了新的大供給區域,
例如龜山青埔
所以昨天華固老總自己才說
"不過市場供給量過多的問題必須注意"
※ 引述《mfcke (drive)》之銘言:
: 如題
: 現在空軍都沒了 一片大好
: 這種狀況是不是應該要小心點
: 講實際我是覺得歐美各國今年下半年還有明年消費力應該會下降
: 台灣產業會遞延到影響這樣
: 然後短期資金效應很難走中長期多頭 還是要回歸基本面
: 不過有一個消息很振奮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80114
: 英國史上"首次" 美國八成覺得很幹 到最後資金通通往他那邊跑
: 出事就他一個人要CARRY全隊 現在比較高信評的公債 殖利率能看的 只剩美債了吧
: 美國應該非常難到負利率 但是零利率是有可能的 但是只要鈔票沒有消滅機制
: 大概就很難利率大幅上升
: 坦白講最近不動產市場有點熱 有沒有過熱我就不評論了
: 不過我還是持續在看標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