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房或想買房的人的心聲,都巴不得希望囤房稅
為何是囤房稅而不是全面加稅
因為不希望自己是被課的對象
那囤房標準呢???
面積?市值?戶數?
這之中牽涉不同坪數,多戶打通,區域房價
標準我知,就是別人多繳,我不用繳這就是標準
而稅在不管那個成面都是轉嫁消費者,買家 房客
好比買台進口車,德國發票價100萬,到台灣不含運費都未稅價170萬,加上所有還有進口
商利潤
超過250萬一樣
而持有稅台灣分房屋跟土地
房屋是逐年遞減
土地視情況,如果是增加不就是政府認證地價上漲,所以打房論是要遞減,認證下跌
如果是以上持有越老繳越少壓力越小
不要在說加稅會崩
不管台灣 香港等加稅都是漲
房地合一扣的非持有稅,是獲利稅
奢侈稅是無差別稅
如果是多屋多土地稅,很好閃的
成立公司掛房子,修繕還可報公司費用
也可以透過信託方式
除非無差別課稅
有人會說日本怎麼是下降,房子會是負資產
因為日本施行了房屋的強制保險制度
台灣的人民有全民健保 強制的政府主導
日本有房屋健保 強制的商業保險
房屋的基礎修繕 深漏水 外觀剝落 結構維護 外觀清洗 等
這就跟人的商業保險一樣越老越貴
你房子老了爛了不處理,是會罰錢與被拍賣的
這是持有成本。不是持有稅
持有成本還有本身的居家修繕
另外就是日本人喜歡新
他們的家電 車輛 辦公室的事務機 設備 工程用機具 5年就會換新,所以台灣接手不少
台灣是用到底修到底,在台灣車齡20年很正常
日本不可思意,另一方面日本 新加坡也是車越老稅越貴
要大幅拉高老屋老屋主持有成本逼賣
就是房子稅越老越貴
持有越久越貴
超短期持有也很貴U型架構吧
還有學日本修繕保險,問題這要如何定價估價標準在那
可以做的就是強制投保火險 地震險 等
可是沒意外也是轉嫁租客
所以日本低房價高租金
台灣如果這樣無差別拉升持有成本,重手也會
甚至強制出租投保破壞房屋,不付租金,凶宅,設備非認人為故障房東不修 等保險
當然基本的火險 地震險 鄰損險 因事故導致傷亡賠償險 一定要
有違約紀錄房東都查的到
房東亂來保險也有紀錄
房客房東健保卡插讀卡機
徵信系統就有房東跟租客的租屋信用
或是保險公司可以查調整保費或拒保,讓你無法租房或出租
被拒保就無法出租
這樣雙方都不敢亂來
非法隔間分租還是搞蝸居劏房的房東,保費超級無敵高,超過租金
讓你保證租不掉
而希望重手打房的也別高興,因為你買了稅也是很貴
別在囤房稅了
房地加稅全面加稅
還有修繕基金保險制
租屋保險制
這樣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