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從個人資深業務的經驗看起
(本人非房粽,而是超過十年的 B2B 業務)
※ 引述《yniori (偉恩咖肥)》之銘言:
: 如題
: 純討論而已
: 預售屋
: 很多人都說別碰
: 但是確實有很多很多的優勢
: 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相對便宜
所謂的相對,到底是跟誰比呢?
在資訊透明的情況下的相對才是有意義的
預售屋的實載價格根本不公開的情況底下
怎麼會知道買貴買便宜?
所以相對便宜,話術,聽聽就好
: 可是阿
: 有些預售屋在591的開價真是比附近新建案的房價還高很多很多
: 然後還完銷
來台中看,沒有哪個建案不完銷的 (不講完銷,怎麼騙得出你口袋的錢)
舉個例子
夢幻誠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4113731
19-10-19 13:28 經濟日報
住戶數 1608 戶 / 2019-10 開賣就已賣出 1000 戶(?)
https://market.ltn.com.tw/article/8225
2020-05-13 14:03
賣了 1500 戶,基本上應該全部算完銷的吧(?)
然後上個 591 看一下
https://reurl.cc/q8DlL0
恩...頭腦沒壞的應該也知道是什麼狀況
等著看 2022 Q3 斷頭潮(?)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抱歉,房子還沒蓋好還享受不到,只有紅單)
: 也有聽說有些建商的預售屋是不二價的
: 那糟糕了
曾經經過某建案叫女__萬歲
銷售很囂張的說林祖母的建案絕對不二價,不用議價
報了高樓層 1300 萬含 B3 平車物件
我笑著沒說什麼,因為前一晚我看了網路上要轉讓的單
類似的物件 888 還只是開價而已...
: 如果買了預售屋結果房價下跌買貴了
: 那不是連這一個價格低廉最大的優勢都沒了嗎
: 那應該很難過吧
: 買了預售屋就是希望便宜
: 結果還買貴
: 慘
各行各業都一樣,都是透過資訊不對稱來賺錢
越不對稱越不透明,能夠賺的黑心財就越大
這是為什麼政府遲遲不通過實價登錄的法案
因為資訊透明,建商投機客房粽就無法狠狠敲上你我一筆
更遑論預售屋的紅單文化
拿了紅單在工程款繳付前的兩年拉高價格賣掉,投入 50 萬預付,回收 100~200 萬
好生意不做嗎?
現在新聞一直在帶風向的就是房市多好又多好
再不買就買不起等等
這也是消費心理學的一種
各行各業的資深業務也很常跟客戶說再不下訂就真的沒貨了
是真的? 還是情緒勒索?
當個聰明理性的消費者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