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這樣
參雜一些偏見和地緣差異:
1. RC/SRC 你說的狀況都難免
但SRC至少下半部是模造
小建商或寶咖系列
幾乎很難沒有這種問題
2. 台灣2008/2009年左右
才開始大量使用SC結構
2011/12之後相對成熟一點
此前的SC多少有點實驗性
3. 承2 看過08年以前的SC
中古屋就知道管線配置、
樓高、壓樑吃空間問題不少
但沒聽過結構受損的
我認為主結構強度
SC>新日鐵(主結構灌漿
>SRC>RC
只是SC最晃 異材相結合
漆面最容易有裂紋
4. 想知道SC工法和傳統差異
可以找YouTube
台灣建築奇蹟 潤泰建設
不是幫光頭王打廣告
是潤泰的機械一筆箍筋
真的零出錯 值得推廣
※ 引述《sonybug (())》之銘言:
: 上週被朋友拉去建築工地打了幾天零工
: 分享印象深刻的事情
: 有位貌似工頭的人跟綁鋼筋的承包商說某些地方綁錯了
: 但是說歸說
: 承包商並沒有把綁錯的部分拆下重綁
: 不過之後的綁法有修正
: 在我打工結束時
: 整層地板的鋼筋都已經綁好了
: 錯誤的綁法也混雜其中
: 工人還說要請預拌混凝土提早來灌漿
: 灌一灌 什麼都看不到了
: 一般人買屋時
: 就建築物本身
: 可能考慮的多是格局 建材這些表面可見之物
: 但是對於看不到的鋼筋、混凝土
: 大家會在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