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回你這篇好了
我那一篇一直有人要講成炒房比炒地槓桿高 我也無言了
預設立場的討論是沒有結果
※ 引述《aitt (非主流,有何不可(M))》之銘言:
: ※ 引述《hsupohan (呆灣人)》之銘言:
: 炒地最大的利潤是什麼? 土地重劃,地目變更,農地如果因為都市計畫被重劃,
其實炒農地就是這樣 沒題材 還是不要亂買 這東西還是門檻
台積電南部擴廠新聞沸沸揚揚利多不斷 又是綠色票倉 還有竹科經驗可以抄
根本送分題 還是有人當沒看到 也是無語
: 或是地目可以成功變更成建地,那麼獲利就不是以%為計算,而是以倍了,
地目是日據時代留下來的 我比較喜歡稱為使用分區
會變更使用分區的農業區土地 通常都是在都市計畫內
不過台灣真的拜電子業那些韭菜所賜 賺了無敵多外匯 造就台灣資金氾濫
導致大量資金降低投報率去追求土地投資 我這種獨行俠 不搞什麼政黨政府關係的
要翻倍恐怕是很難了 : (
: 有些企業大老闆就是搞這招,用擴廠的名義買地,然後地屯著做停車場或租給摩鐵業者,
: 之後再喬關係搞變更地目,只要地目變更成功,那不得了,
: 那種利潤搞不好做本業八年十年都賺不到
其實中小企業老闆本業都還是有賺 只是土地賺更多 相對之下才說出土地好賺的話
我常在想這到底是台灣的光榮還是不幸 ?
白領頂著高等學府碩士光環 拼命工作研發生產 外銷賺外匯 爆肝領高薪
結果因資金過多加上國內投資不振 導致游資拱高不動產價格 最終還是得認命買單
成為中產階級後 擔心通膨 再繼續找人頭買房
其實看一看 還覺得蠻好笑的
: : 說實話 台灣多數不動產政府都要抽成20%
: : 基本上我個人覺得薄利的
: : 但是台灣人太會賺錢了 太會賺外匯了
: : 源源不斷的外匯 正是政府可以大量發行新台幣的底氣
: : 回歸正題
: : 有錢與其買房 不如去買地 特別是農地
: : (蓋牌)科學園區農地已經從2020年初7萬漲到現在10萬
: : 有農用證明出售的時候還不用繳20%的抽成 有什麼比這更好賺 ?
: : 有銀行還可以融資 未來台積電又帶來大量新鮮韭菜
: : 台南又是綠色大票倉 金主x選民x選舉 = 強力作多
: : 操作的好這三年 有銀行提供融資炒作下 應該對本金獲利 50-80%有機會
: : 想翻身靠這次啦 請準備好鐮刀 在一波大寬鬆 好好收割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