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最近新聞
8月景氣燈號連7紅 國發會看好經濟成長率破6%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9275007.aspx?utm_source=cna.push&ut
然後之前美國QE,央行又因為要讓經濟復甦,CPI可以達到預期數字,因此維持低利率政策
然後台灣仰賴出口為主,目前台幣已經蠻高,如果升息讓台幣升值就會影響更多出口商的利潤
景氣改善+QE+低利率
至於有人提議加稅,如此房屋持有對於一般散戶不利,對於擁有大筆現金流的財團比較有利,然後有人說這樣會達成居住正義
有點好奇,擁有完整財會+法律部門的財團,對於房屋的精算以及租金的計算,一定更貼近市場,如果財團壟斷自然就是漲價,增加持有稅最後就是租房的人來承擔
然後根據c大的公式
租金 vs 貸款利息+其他持有成本比較
財團拉抬租金後,就變成可以再推升房價
好奇這樣是希望加稅者的居住正義嗎?
然後有關自住部分的問題,其實之前政府有提供做法
降青年購屋壓力 徐國勇:擬提1成自備款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80731/YVZ2RUP36LRMLUYZ5QHBPGPH64/
覺得如果改成類似一生一次的方法應該是可以,用完就沒了,不過當時被認為助長炒房
否則以目前資本主義+通膨的情況
對於努力的新進者是比較不利一點
唯一稍微能夠拉平的就是政府擔保來進行信用管制
不知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