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erkid (體力活)》之銘言:
: 雖然我最後還是因為自住的需求買房了,也很慶幸在這個病態的房市中先搶到一間,但長遠而言,我還是希望台灣房市有真正的「居住正義」。不是為我自己,而是為我的小孩未來著想。
: 看了原po文章下的推文,大部份的觀點都是圍繞在「蛋黃區買不起,就去買蛋殼區啊」、「不要想著蛋黃區的居住品質,卻只願意付蛋殼區的錢」…… 我認為這些說法句句正確,也句句錯。
: 邏輯上而言,上述這些觀點是正確的,本來東西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但就「居住正義」的觀點來看,上述這些言論只是積非成是而已。
: 我認為的「居住正義」很簡單,就是:
: 房價所得比回到我們父母那個年代,即便因為通膨無法完全做到,但接近就好。以我的老家天母而言,30年前我爸媽月薪2萬多元最後也買得起 (當時還是新成屋)。但即便考慮每年2%的通膨,我現在的年薪算起來仍是我爸當時的數倍,但我卻只能勉強買得起蘆洲的房子而已。
: 很多人會說現在天母的建設和30年前差那麼多,房價飆升也是合理的。這又是被積非成是的觀點洗腦的後果,我認為房價「漲」合理,但「飆升」就不對了!大家捫心自問,平平是台北市,以前月薪2萬多的人辛苦點存錢仍買得起,但現在一堆年薪300萬的人卻是連想都不敢想,造成這種誇張的房價所得比絕不單只是通膨造成的,連獨眼龍都知道「炒房」才是主因!
: 我可以預料我這些真心話,會遭受習慣炒房現象的版友們砲轟,但我仍是要講出我認為什麼是積非成是,什麼才是對的!
: 我相信這裡大多數都是和我一樣薪水階級,只能給自己的小孩衣食無虞的成長環境,但沒辦法給他含著金湯匙的未來。若這個積非成是的觀念持續發酵,房價所得比無法回到接近我們父母那時的水準,對我們小孩的未來都是一場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