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1022/LR7KIUYH7VATZIOEHNIWZLBEMA/
內文:
南部房市熱滾滾,當地政府撂話,不歡迎炒房,會嚴查炒作;對此一位14年資歷的投資客
認為,炒房非集體犯罪,而是地區繁榮的象徵,希望縣市首長不妨以賣水果的心情和做法
,向外地客推銷所在地;專家認為炒房熱錢不應集中單一區域如高雄楠梓、左營,地方政
府不如歡迎投資,並適度將資金導向南高雄以平衡發展;另有專家說,政府打炒房往往雷
聲大雨點小,不如去查地方政客是否因得知建設消息提前卡位買土地,應查少數人壟斷土
地及炒作地價,而非「不敢動大咖,只敢動建商、代銷、投資客」。
台南市長黃偉哲曾表示,不歡迎任何投機炒房行為;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撂話,派地政局查
核房產是否涉及炒作或違反《公平交易法》。
對於地方政府查炒房,投資客有話要說。來自新竹的魏先生今年約45歲,自2007年開始在
新竹投資預售屋,至今有14年的經歷,他將眼光放在竹科房市,包含竹北重劃區、關埔重
劃區,他第一次進場就在竹北和關埔一共入手3間預售屋,每一間的總價約800萬,當時他
已支付3間預售屋10%定金共約250萬,隨即發生金融海嘯,前景未明,差點因為撐不住而
賠本甩賣,所幸他找人合伙持有其中一間房,撐過來了,預售屋也順利脫手,每一間都小
賺約50萬,後來又進一步成為代銷業者的vip已購客,他持續進場,這14年投資至少10間
預售屋,年化投報率50%,多數在1~3年內脫手,每一間都是小賺30~80萬,總計賺約800萬
。
魏先生告訴記者,早期的投資客不貪心,只求小賺出場,但現在政府要介入打炒房,轉賣
預售屋要課稅45%,導致投資客的開價要抬高,因此現在經常看到投資客動不動就加價200
萬以上要賣預售屋。魏先生說,中華民國的法律沒規定不能炒房,炒房也非集體組織犯罪
,一個地區的繁榮,房地產必然跟著蓬勃發展,這是正向循環,而「炒房」也是外界冠給
投資客的名稱,希望縣市首長看待外地消費者和投資者,用歡迎、謹慎的心情看待。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表示,縣市首長推銷自家產地水果,卻不歡迎外地客來買房,這
像在警告消費者,「不可以買太多我家的釋迦、鳳梨,不然我要警告你,這相當奇怪」、
「地方政府定天價賣土地,卻不讓百姓炒房」。他認為縣市首長應開放大家投資,但適度
留意不讓資金只集中於部分地區如楠梓、左營,不妨以賣水果的心情和做法,向外地投資
客推銷所在地,藉此宣傳,如亞灣區和南高雄其他區域,適度把投資客和資金分散到高雄
的其他區,均衡南、北高的發展。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政府打炒房是回應高房價民怨,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民眾也
心知肚明,但總希望政府do something。與其打擊投資客,不如去查地方上的政客是否因
提前得知建設題材消息,卡位買土地,造成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壟斷土地及炒作地價
,地方政府不管藍綠,往往「不敢動大咖,就只能動建商、代銷、投資客」。(林佩萱/
高雄報導)
心得:
目前政府還沒真的打房吧?
一連串措施看下來
反而有利大建商和大投客
死的是小建商和小投客
不過小投客憤怒到跟記者抱怨是真的蠻特別的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