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朋友聊到一個狀況: (以下以台北價格為例)
一般正常台北的自住首購族我自己觀察大約價格在 2500-3000 萬以下的物件,
大部分買方都是付完 20%-30% 頭期款後,身上剩餘的存款就幾乎所剩無幾。
例如付完後頂多剩個100-200萬之類的,甚至扣掉裝潢後就真的全乾的都不少。
尤其越低總價的越明顯有這現象。
也就是說你現金大概400萬左右,會all-in買個2000萬的房自住都屬於很正常的。
這區段買房的人,大多把身上所有或大部份的現金都投入買自住房
或許買的是屬於中低總價物件,所以大部分的心態都不會或無法再去想說要去做
資產增值規劃。(如果有的話理應會有剩餘資產作為其他投資才對)
而中高總價帶則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大約在4000-5000萬以上的房子,這階段高比例
買自住房的人,不會把全部的資產都灌入自住房內。
例如你現金有1000萬,但你不會全部 all-in 進 5000 萬的自住房,實際上可能會
是買了一間 2500-3000 萬的房,剩餘的 400-500 萬繼續拿來做資產配置(投資)。
這也造就了從 2500-3000 萬以內,提升到 4000-5000 萬以上 會有一個明顯的資產
累積差距斷層。
現金有400萬的人會買2000萬的房自住毫無問題。
但現金可能需要2000-3000萬,才可能會提撥一半作為頭期去買5000萬的房,並將
剩餘一半的現金拿去繼續投資
用頭期來看理應頭期是 400萬 -> 1000萬的差距而已,隨著資產越多,就越無法
全部 all-in 自住房,造成實際上資產 400萬 -> 3000萬的差距。
當然其他縣市的價格帶範圍不會跟台北一樣,可能需要自行體會。
單純就這個現象去解讀,所以這也是台北中高總價帶去化慢的主因?
或是其他版友有什麼其他看法可以分享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