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關北部地區房價走勢,大家看法?

作者: orz811017 (orz811017)   2022-01-31 18:41:08
1. 可以自己去看下隔壁高中版的升學率
竹中竹女實驗中學的升學率只會持續往上
這十年從落後中山成功到超越 原因不就家長有錢栽培投入
版上還一堆人說小孩隨便養就好 有資源栽培 普通小孩都能飛上天啦
反觀台北前三志願 升學率普遍持續往下
建中為了升學一堆課外活動都被砍掉惹
隨便搜尋 建中108年 台大剩下3成6 醫學系不到百人
選系不選校? 事實上清交比例也沒比較多
然後永中就是一間還可以的學校 算北縣很好的 但也是一堆8+9
8+9是怎麼產生的 多半跟家庭背景有很大關係
老社區老城市你很難保證隔壁鄰居家長是誰
這點新竹家長背景比較一致 機率比較低
2. 通勤會很累 你到竹北高鐵應該還是要再轉接駁車or機車去竹科
時間抓再好也跟比單純從竹北出發 單趟至少多50分鐘
※ 引述《ffaabbllee (所剩不多)》之銘言:
: 小弟也是有類似問題
: 不過我的情況是偏向換屋的問題
: 目前是個竹科工程師 一家四口住竹北
: 考量未來兩個小孩學區的問題 (目前大班小班)
: 最近計畫換屋搬去中和左岸 理由如下
: 1.老婆娘家在永和 可以掛戶口讀永和國小 永和國中岳母也可以幫忙照顧
: 2.未來打算高鐵+機車通勤 左岸騎車去高鐵 距離也還可以接受)
: 3.想要維持和竹北同樣大或更大的坪數 (>60p)
: 4.生活機能比較起來中和左岸比竹北中醫大附近好的多
: 5.那邊算是較新成屋相對便宜的(才剛研究一個月左右 有錯請指教)
: 但現況的問題是依小弟的收入水準應該無法將新房也貸下來
: 勢必要把竹北賣掉 (連頭期都要用竹北那間增貸去付)
: 因此也想問一下目前北區房價趨勢
: 由於竹北的房子也還沒開始賣 對於能負擔的房價也還沒有個底
: 我個人是還蠻喜歡左岸那邊 (感覺比竹北好)
: 但是對於房價又覺得那邊很沒成長性
: 還是說有其他靠近雙北的區域有更適合的嗎 感謝各位大大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19:28:00
戰線竟然延伸到台北.新竹高中升學,除夕精彩了!很多台北小孩都去私立完全中學了各位新年快樂
作者: William   2022-01-31 19:33:00
以前住竹北看到鄰居每天接送年新竹市私中的小孩也是夠累的..竹北小孩很難自己靠交通工具到新竹市的學校..
作者: paul76318 (Berial)   2022-01-31 19:38:00
竹中竹女還是不太行吧,實驗真的強爆了但問題是資格太嚴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19:41:00
台北頂尖的家庭跟學生,可能都擠去私校了竹中竹女是真的有在變強,實驗中學...你能念再說沒有海放啦...我自己實驗資優班畢業,我覺得班上同學最強的就是建北資優班等級,前段大概就建北前段,後段再怎麼樣有四大理工科系實中人對於台大沒有什麼糾結,不會說為了上台大硬填科系
作者: Coolno9 (Coolno9)   2022-01-31 19:55:00
作者: Freighter (貨輪)   2022-01-31 19:57:00
說個笑話,實驗中學海放建北,當建北塑膠嗎?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19:58:00
F大也是同行啦,對我們來說建北普通生確實算塑膠不過我覺得戰這個沒什麼意思,人生很長,建北台大難道就結束了嗎...?與其在意這個,不如教小孩長期自我學習的方法
作者: sos88 (QQ)   2022-01-31 20:22:00
竹中竹女現在也不錯了,看不起的人,小孩真的考得上嗎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0:22:00
學區我還是覺得很重要啦,但是實際情況是學區只能決定下限不要變壞,上限是基因+家庭教育決定
作者: Freighter (貨輪)   2022-01-31 20:25:00
真的,認同,教孩子長期自我學習很重要,就像我們帶學生做PBL一樣。
作者: checkman (御風而行)   2022-01-31 20:25:00
北市公立學校越來越差 建中醫科人數已經輸薇格 有資源的家長送私立是趨勢 但是新竹區要贏台北市還是不可能台北市真的頂端不是開玩笑的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0:28:00
我要父母是第一代竹科人,這些人對小孩教育的重視程度難到會比建北家長少?(更不用說家父還是建中校友XD)成長過程中看過太多父母傾盡全力(只差沒去貸款)栽培小孩,版友們之前說什麼寒暑假出國、馬術、高爾夫、外籍教師在20年前的竹科就都有了沒有人說新竹未來可贏台北,而是並沒有那麼差,什麼鄉下井蛙之類的發炎duck不必
作者: jecko (振作....)   2022-01-31 20:39:00
大推這篇 很多人就井蛙看天下 竹科這十幾年吸了多少 各地一中家庭在此置產
作者: sos88 (QQ)   2022-01-31 20:40:00
台北頂端資源肯定還是比較強啦,沒人否認這點,但這種頂尖套餐吃到飽也不是表示小孩就穩上建北不過台北頂端其實也不需要小孩上建北來翻身就是了,中永和國中3.4%建北真的不值得做夢用這點來作為主要考量,個人覺得太過偏執,也不切實際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0:45:00
台北頂端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勝文,這種狀況念不念建北有差嗎?爸爸直接讓你念哥大,中產就講自己就好,一堆人嗆新竹嗆很開心,結果之前發文問說要買台北老公寓還是新北,真的低能。20年前我國小同班同學是竹科上市公司總經理,要轉學去天母美國學校,直接買天母4000萬房子,你要是這個等級還要在這邊戰新竹?
作者: sos88 (QQ)   2022-01-31 20:46:00
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不必拘泥於建北,然後吼,饒過小孩吧,有時候這反而是種族不健康的壓力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0:47:00
頂尖竹科人的後代舞台在全世界,我們這種普通中產才留在台灣XD
作者: jecko (振作....)   2022-01-31 20:49:00
板上最會戰學區的幾個id 結果自己根本也不是唸建北台大之類的 整天嘴學區好棒棒 講的都是別人 XD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23:00
我唸升學國中,家族前面哥哥.姐姐都是建北.台大,小弟不才,身為家族敗類,就是不愛念書如果不是進入這樣的學校,跟周圍國中同學是終身朋友很難有今天翻身的局面我們一票國中同學,各有各的天空,算有強烈的多樣性,由同學延伸出去的朋友圈在人生的路上,真的有很多幫助物以類聚,這句話真的沒錯以前母親讓我選擇要不要越區,我很謝謝我母親,讓我有這個機會雖然家境貧困,可是因為國中認識的朋友,說是終身受用不為過當然,我是沒有超爛,可是在PTT上,學歷就是差的國中同學的家長,不是高官就是白手起家,
作者: nthomas (中華隊..真的很棒)   2022-01-31 21:31:00
拜託虎爛的看點數據再來嘴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31:00
看到很多不同的可能,我是沒有追求學業,我選擇追求財富,所以創業但,學區的重要性,我真的不會去否認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1:34:00
從來沒有人否認喔,只是比重多少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34:00
還有,多樣性很重要,我們朋友裡面,收入最低的是聯發科的工程師
作者: chrispherd (WTF)   2022-01-31 21:35:00
海放建北XD 是有多無知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36:00
抱歉,他是小主管才對A大,我懂您的意思,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狀況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1:38:00
發文的人自己是建中XD不過我不覺得有海放就是了,追的上就很好了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38:00
我覺得新竹.竹北教育水準很高,唯一的問題大概是學生背景多樣性不足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1:40:00
Sam大您的觀點也沒錯,多樣性是新竹缺乏的,畢竟不是大型都會區這邊沒有頂尖的法律金融人才,成長過程就會缺乏像我就幾乎沒有認識什麼頂尖的文組人才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41:00
我覺得學區學校最大的好處是,讓小朋友發現,原來有那麼多同學願意大老遠的跑來,讓小朋友自己有機會思考一些事情,越區的同學也多半是當地學校的前三名A大,以目前來說,金融業最尷尬的應該是,投資銀行的人,反而很多是工學院學生發哥老大蔡董的小孩就是好例子薇閣越來越偏醫科預備校,我覺得未來也有多樣性問題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1:56:00
不要念醫科啦...沒前途XD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1:59:00
對,哈哈哈健保不倒,醫科不會好;健保倒,窮人不會好不過,薇閣的小朋友需要的是社會地位,財富都夠了我兒女一堆補習班同學都是薇閣小朋友家長閒聊就大概知道誰是誰家的小孩家長是誰家的小孩這樣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2:14:00
這個狀況跟當年的竹科有點像,圈圈很小,不過財富當然沒法跟薇格家長比 哈哈
作者: migration265 (白馬boy)   2022-01-31 22:18:00
認同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2:19:00
畢竟這些薇閣家長都是第二代了,財富需要時間累積更頂的都在TAS,我兒子打球的朋友都是這種的爺爺都是上市公司的老闆,老爸都在公司當儲君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2:30:00
蠻羨慕的,小時候能認識這種朋友未來很有幫助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2:34:00
我也很羨慕,可惜我是掏錢的倒楣鬼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2:43:00
沒關係~就跟您感謝令堂一樣,公子也會感謝你投資角度來說還是划算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1-31 22:52:00
樓上幾位已經層級可高了,目標不是讓後代只是當打工仔,但我想也是連續幾代優秀努力生存的結果吧?拿我這種底層級別第一代的也覺得學區很重要啦,像我們這種把後代設定的目標就是更高端一點的受僱者(醫牙工程師律師投顧機師這些),要怎麼選擇有得參考請教、甚至之後孩子面試要幫忙都有得找人,感情好一點的都直接說以後要入行找他。這才是建中最大的價值,各領域的人都有,拿我自己來說,魯空買房要進入狀況,大學同學有中型建商,願意幫忙帶入門也比一般人一開始亂買好多了。
作者: panzer1224 (panzer1224)   2022-01-31 22:55:00
最頂的其實是tas 大家都懂 沒什麼好爭啦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1-31 22:57:00
falcons taipei一堆tas的啊,連勝文兒子也在那,打得不錯冷靜團隊意識好蠻紮實的。
作者: sam21sam21 (sam21sam21)   2022-01-31 22:58:00
還有一種比TAS更頂,不過畢竟不在台灣,就不列入Chip大,我家兒子打的是羽球啦!哈哈我家連運動都不想超過15分鐘路程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1-31 23:03:00
投入體育真的不錯,比唸書更早學會省視自我和面對殘酷現實差距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者: yychiuchang (不要刪我)   2022-01-31 23:04:00
厲害的還是會選,我家人算台灣受薪階級頂了,還是為了小孩決定移民美國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1-31 23:07:00
我是覺得每個人要先客觀評估自己在哪個位置,然後好好了解上面的和下面的都在幹嘛,才不會搞不清狀況仇這仇那的……現在太多這種人了,連續努力好幾代都選對又運氣不差的人本來就是碾壓了,覺得自己不該只能做低薪打工仔根本是無知的傲慢。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1-31 23:33:00
其實我一直覺得ch大的論點相當中肯,不愧是建中台大XD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2-01 00:04:00
竹中竹女連附中的尾都還摸不到要跟台北比差太遠了吧 況且真的要比頂尖的人才數目 薇閣復興延平的重點班抓出來哪個升學率輸實中了?更何況是建北數資班了新竹家長的資源是錢 但學生的資源呢?明星補習班絕大多數都以台北市為據點 下班大家都是揪團補習去 去補習班跟更強的一群讀書精進自己 新竹呢?家長自己下來教?乾講錯 是*下課 哈哈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00:12:00
過去的經驗是台北補習班真的就比較強,同樣資質的學生在台北可以有機會跨一個門檻;新竹頂尖的家庭是靠家教,看周圍同學的成效不會比補習班差普通資質中產就去補習班,頂尖資質或是財力家教比較好這邊講的家教是職業家教,不是大學或是碩士生打工那種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2-01 00:17:00
同意樓上 但我是認為家教、自學、補習班不管是不是頂尖人才都各有適合的族群 有些重的是有人提點 有些適合自己理解 有些適合系統性教學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00:19:00
還是要看負擔啦...以前竹科搶家教跟台北搶學區一樣的,中產家庭未必能夠負擔...之前還聽過有家長為了不要讓家教教其他人,直接N倍薪水全包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2-01 00:19:00
但補習班的重要性真的不可小覷 看看台北儒林讓多少人可以跨一個甚至兩個坎考到理想志願的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00:20:00
從來沒有小覷,因為我就是苦主(自認啦XD)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2-01 00:20:00
另外台北找才藝家教也好找啦 不管學琴棋書畫都好找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00:22:00
中產家庭的體育音樂家教有就好了...要走音樂班不是中產負擔得起的,不過台北資源多是一定的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2-01 01:39:00
樓上中肯,我爸媽賺的其實也不算少,在我高中前還很自豪投資很多錢在我和我弟走音樂美術上…美術還算便宜…但音樂一堂北藝大教授的主修課一週一次2500~3000,有時還同時找兩個教授,副修便宜點1500~2000,考試比賽演奏會伴奏也要錢,樂理市場也是1~2000,提琴用普通的一把50萬(我長大後還發現被琴商騙)弓15萬,弦一包1~2000,琴房平台鋼琴都是錢…這些留著給我和我弟當頭期都好……甚至拿來在我國小國中時投資點臨頭加強學英文、物理數學的投報率都好過這樣亂砸……但沒辦法,眼界真的就受限,因為他們出身也沒什麼人可以問,以為栽培唸書很簡單就是一直買測驗券給小孩寫,找一般大學生陪寫一直寫就好…現在想起來從小每次考試前寫5本以上測驗券只為了確保我考台灣這種在高中以前低鑒別度的考試一百分根本是在戕害自己小孩又浪費時間…*零頭
作者: f860506 (Vindex )   2022-02-01 02:03:00
真的...國小拿去運動、探索興趣、培養外文能力&閱讀興趣都好
作者: Freighter (貨輪)   2022-02-01 03:09:00
台北分兩派,一種送美國學校或康橋,一種讀公立國中考建北,前者大學送出國,後者就在台灣讀大學,畢業後如何再自己決定。建中提供探索自我及養成社會人文關懷一個很好的環境,非常難得。但或許各地第一志願皆如此也不一定。拼升學是次要,補習就好,再不就去重考,我看我大學同學大概有一半是重考生,他們長期在專業上的發展和應屆生也沒什麼區別。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08:54:00
我覺得各個一中風氣應該沒有差太多,不管桃園台中台南高雄都是,這些同學在我來看都發展得很好(當然一定有怪咖)自由探索這個真的蠻重要的,過去私校不重視,現在好的私校可能反而還比公立更重視?
作者: bms ( )   2022-02-01 09:26:00
醫療資源跟台北還是差太多了 台北5間以上醫學中心 新竹.....我不好意思說
作者: xluds24805 (狼)   2022-02-01 13:03:00
中和左岸到永和國中騎車10分鐘,這樣叫遠?
作者: tomy10417 ( ...)   2022-02-01 13:10:00
新竹不熟,真的只剩工程師嗎?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13:13:00
外來人口喜歡的地區幾乎都是竹科為主沒錯,新竹傳統老市區(有一點金融商業機構的)年輕人不喜歡,也沒有足夠的高薪文法商工作
作者: Freighter (貨輪)   2022-02-01 14:12:00
「我認識的年輕醫生都有考慮投入到新竹」,太多個人的想像,與事實不符。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2-01 14:18:00
分幾種吧,有的寧可在桃園鄉下診所賺鄉親錢,也不想賺竹科新貴教育水準高意見多比較難搞的錢……現在年輕醫牙蠻常面臨要不要出雙北市區求發展的選擇兩難。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14:23:00
以我的觀點...土生土長台北人,家裡有房(一間以上),沒有兩難...幾乎全部留台北;面臨兩難的是外縣市來台北念書+住院醫師的,現在如果台北沒房...真的就很難,台北醫師價碼一直在下滑(因為人太多)特別是女醫,只要唸書or住院醫師在台北,很少看到願意離開的竹科族群確實不是每位醫師都想要處理的XD
作者: chipretender (chipretender)   2022-02-01 14:28:00
我朋友是台北人跟竹北的地主結婚,在竹北跟桃園看診過,後來竹北不幹選楊梅,評價是竹北那些人ooxx很麻煩,鄉下人問題比較少,以量取勝反而賺錢比較快XD拼翻身的醫牙第一代壓力超大……根本診所地縛靈,一週只休一天,其他早午晚滿診QQ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15:06:00
其實蠻正確的...竹科人錢不好賺,不過如果你自有品牌成功就很猛...第一代要翻身真的壓力超大QQ
作者: Freighter (貨輪)   2022-02-01 15:14:00
Alex大說的較貼近現實,我太太在新竹待了幾年,評估回總院無望,就回台北工作了。
作者: alexstag (alexstag)   2022-02-01 15:23:00
感覺F大是寶山前輩XD新竹對女醫來說真的沒啥吸引力...會在這邊工作女醫常常另一半是工程師,不得已而為之
作者: driftwood (坎比亞索的鬥志)   2022-02-01 22:37:00
台北都會區的生活對年輕家庭有一定的吸引力。竹北高鐵就 留給工程師家庭買吧XD 愛嘴竹北收入又不若公工程師、只是看房價飆漲眼紅的就 別跟他們爭論了
作者: lightpeng   2022-02-02 00:20:00
好高端的推文討論,已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