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am27 (Sam)》之銘言:
: ※ 引述《BraveCattle (勇氣牛)》之銘言:
: : 台灣幾個大城市我都住過
: : 以標題的答案來說,台北市的環境確實無法取代
: 很多人都這樣呀,我也高雄住十幾年,台北10年,台中8年
: : 但這幾年差距有逐漸縮小,但人的既有印像很難改變
: : 除了這一代,也會連帶影響下一代
: : 如果基本的差距沒有明顯的拉近,那影響的世代還會再拉長
: 台北其實是一長期走下坡的城市
: 除了中央政府資源的分配不再像以前重北輕南
: 很簡單先看用電量就好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5120031.aspx
: 這幾期的新新聞也有列出各縣市用電量成長率
: 台北是衰退的
: 家庭住宅用電成長率 2016.04~2022.04
: https://www.taipower.com.tw/tc/sellamt/sell_amt_city.aspx
: 台南 +8.7%
: 台中 +7.7%
: 桃園 +6.9%
: 高雄 +2.9%
: 新北 +1.3%
: 台北 -6.8%
你這個數據取樣可能稍微抓長一點
一整年統計看看
因為台北住宅部門單月用電量的
數字變動太大了
2022/04 用電量 340,813,727
2022/03 用電量 421,676,141
算 2016vs2022 的四月份是 -6%
如果算三月份,就是 +10%
算單月似乎不是很有代表性~
: 台北用電量歷史高點就是2016年
: 就長期趨勢來說,台北就是走下坡了
: 台北真的就是又老又醜了
: 敏銳感高的人,其實2016年菜英文上任後就應該可以察覺到
: 敏銳度普通的人,應該2020~2022可以發現
: 但就算你再遲鈍,等到2028~2030年,一定都會發現...
: 平時還是要多多出門拉
DPP 上任後的確在中南部大撒幣
但說真的 DPP 在中南部這樣搞
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我認為這波中南部大漲
是因為有很多實業在中南部獵地蓋廠
所推動的,這也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不過說台北下滑,
不如說是台灣下滑了
經濟成長動力一向都是
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
台灣曾經一直從
第二產業想要轉型第三產業
不斷的各種碰壁失敗
後來台灣另闢蹊徑
用高科技工業做為成長動力
新竹園區的成長維持台灣經濟不墜
現在台北成長動能不再
就表示台灣已經沒有可以帶領
台灣經濟前行的第三級產業
反倒是中南部第二級工業
持續回流發展
就~大家各憑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