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 上面那篇我也是來抬槓的, 廢文自刪了
這篇認真討論
※ 引述《sarra (天地靜好歲月無驚)》之銘言:
: 看到這邊我覺得推文無法表達還是只能回文
: : 沒有什麼不可能達成的
: : 1.店面不可閒置 閒置罰錢 或轉非店面使用(轉一次冷卻兩年 違反重罰)
: 先聲明提高閒置稅金我贊成,儘管我名下也有
: 大大請問你知道房屋使用類別是建管在管的嗎?
: 而且沒有"店面用"這種鬼分類,
知道, 就是地目分類, 商X, 住X但可以開店面, XXX
我也有想過要開店...
: 這是一開始房子蓋好,建商跟建管申請使照的時候就會根據規畫需求核發的,
: 例如住辦混和的低樓層為商辦高樓層住宅的區別,
: 要更改這項目必須整個評估是否合乎當初建管的使用規畫,
: 沒辦法讓你在那邊一戶一戶玩
但這一點都不是問題, 要一戶一戶玩,
現在的資訊系統處理起來沒有問題,
也不需要變更地目, 就是允許開店的店面,
你不想開、想私用, 就在政府註記為私用,
但不要被抓到有在開店經營什麼, 重罰
剩下的, 無人職守機台, 一台一個月看收多少合理,
從每次投錢金額算, 還是怎麼算,
一台一個月收個幾百塊當稅金應該不過份
或是你要請個人開個假店也行, 促進就業也好
寫個APP,
稽查員走到門口就能知道這間能不能開店的事
: : 2.房屋未成年人最多持有一套 成年人最多持有兩套
: : 多的加重課稅 越多課稅比例越高
: 請問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 各縣市上調多戶數房屋增加房屋稅率,
: 金管會卡你自然人第三戶以上貸款額度
: : 建商限期幾年沒賣掉的比照辦理
: 請問現在不就是這樣嗎?
: 限制土建融成數、限制餘屋貸款成數
好吧, 我孤陋寡聞了
原來都已經在做了,
但我覺得好像沒看到什麼效果, 尤其是調 "多戶數房屋增加稅率",
這個我下面再談
: : 公司或法人擁有多戶要有實際使用
: 公司或法人登記個辦公室/倉庫就好,完全沒用
這我比較不擔心,
現在公司法人的用地還是相對便宜一點點
: 整串看下來除了在那邊悲憤以外沒有提出實際上有真實影響市場的東西
: 不然好歹你也提出一個數據,
: 舉例你可以說妳認為房屋稅應當修法提高到10%且立論依據為何?
: 不然講半天只看到你很悲憤還有祖上有台北大安區的房子
: 然後希望市場全部五折,說這樣錢會多出來?
這就扯淡了, 5折不是我提出來的,
我也只是順對方話講, 怎麼變成5折是我說的
: 當市場全部五折你應該先看看你家還在不在,
: 你巷口漢堡店老闆是否跑路了吧
當然,
我的立場很簡單, 一直都沒有變,
如果所有台灣人都發瘋, 都要去買玉里、把玉里買到一坪一千萬,
而且真的擠進去住擠爆, 我不認為有什麼問題。
我們在這抬槓, 我也只是覺得台灣現在溢價太高,
換句話說就是明明還有很多空屋賣不掉。
也許真正抬槓的點是, "有沒有這麼多空屋" ?
如果是沒有, 那接下來房價應該會跌,
因為少子化, 人口基數直接縮水。
(當然啦,有板友說的政府未來開放大量移民, 那就再說了)
那我們在這也沒啥好爭的。
如果有, 那就是泡沫程度的問題。
我並不贊同無腦的漲價歸公、
或是直接公定價格, 不走市場機制。
那是沒道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