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串討論有個誤區就是
把自住跟金融商品掛勾起來討論
雖然不能完全脫鉤
但還是有需要區別的部分
畢竟”自住”就是”自用”
自用的角度當然不能跟他用相提並論
機能,空間,交通,地緣
採光,視野,綠地,氣候
什麼都要考慮
要挑到自己夢想中的住所
本來就需要機緣
機緣代表時間可長可短
沒遇到命中注定的
就繼續租啊
有差嗎?
幹,當然有差!!!!!
如果是2018-2022這四年
你晚看中一年
不是少一台賓士就是少一台保時捷
不是從三房變成兩房
就是蛋黃變成蛋白
我同事雙薪250萬
從2019開始看房看到現在
2000萬買不下手,變3000萬更買不下手
從台北看到新北
再從新北看到桃園
看到崩潰
直接躺平,繼續租屋
血淋淋的案例
但是現在呢?
2023年,你覺得房市會有大波動嗎
我是覺得不會啦
所以
不同的時間點,當然標準不一樣
現在看自住,阿就慢慢看嘛
看到喜歡的不得了,買不到會死再出手
說自住沒差,喜歡就買
可是說不定下一間會更喜歡啊
現在就是有時間可以給你慢慢選
有差嗎?
下一波降息循環再降低標準就好
下一次QE就捨棄標準
但現在嘛
就是提高標準的時間
幹嘛要一直恐嚇自住客
反正前幾年沒買,現在就靜下心挑吧
作者:
Leo0803 (該往左邊還是右邊)
2022-09-30 09:01:00下好離手,別廢話
作者: littleantAC (丹丹) 2022-09-30 09:04:00
雖然我單身,年薪220,看新竹的房子也是看到心很累,現在也只能躺平了…不是不買,是真的買不起…
作者: william826 (威廉狗) 2022-09-30 09:04:00
前幾年那邊笑青埔、七期、台南、高雄的 現在還好嗎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2-09-30 09:20:00說到自住最得意的是我有間房子,買了到現在一年半了,這之後我們仍幾乎天天看房(實體或線上)。常常看完後,我太太不只一次和我說,真的沒看到比先前間好的。每次聽到就開心,人生追求的不就是最大筆花費買到最適合自己的嗎?
作者:
qqq7840 (于在天上飛)
2022-09-30 09:21:00妳是花費最大買到最喜歡啊。問題你看在吵的那些人要花最少買到最喜歡然後連自己最喜歡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
作者:
godlikeking (Silo is my nightmare)
2022-09-30 09:25:00拿2018-2022年的漲幅來講不太準吧自住很單純 有錢不急就慢慢挑 負擔不起或財務很ㄍ一ㄥ的真的也不用多想對於有能力買的自住客 現在是慢慢挑 所以千萬不要亂挑
作者:
testPtt (測試)
2022-09-30 09:55:00買了房子折舊是自己負擔 不買是別人負擔
作者: patroclus (Patroclus) 2022-09-30 09:57:00
雙薪250 怎麼還會看桃園看到躺平?都馬是看買不起的價錢...人都喜歡看超過自己能負擔的價錢,然後再去哭買不起,雙薪250,扣掉舒服可以過生活的必須花費,剩下的再去回推可負擔的每月房貸,最後找出自己能負擔的房價區間是很困難的事嗎???
作者:
testPtt (測試)
2022-09-30 10:05:00搞不好45%以後還會延長或變多
靠北 你知道上個月 美國中位數 銷售時間砍半嗎很多新聞都還沒提到一直在講高點會跌 然後 銷售時間越來越短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22-09-30 11:37:00雙薪250哭買不起真的很有事
作者:
Morphee (千磨萬擊還堅勁)
2022-09-30 21:20:00這兩年沒買 已經現虧一兩千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