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應該是單價偏差值太多的會
被視成偏離值而蓋牌。可是這判定
規則似乎沒人知道,也不知道是否
各地區都有自己的玩法。而且蓋牌
時間長短還不一定。不過法拍屋、
事故屋,也不是實價登錄上可以一
目了然的,它的設計原本就沒那麼
全面。
我去年底台北一間,成交單價低於
同棟上一個成交價8%,大概送上去
兩三天就出現了。今年初一樣台北
成交單價低於同棟上個成交約20%,
就被蓋牌了。當然在房仲自己的交
易紀錄還是查得到,但是不是每個
房仲公司都有這樣完整的系統。
如果是要控制房價,照理說跌價應
該是就不需要去控去蓋牌。我只能
猜測為了市場穩定,他們有一定的
機制來判斷。如果說這次交易漲了
15%,他們蓋牌到下一個也漲13%
,那他們大概就會覺得,喔,這區
真的漲了,然後公佈。可是有能力
的其實是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在同一
個區域掌控多組成交價(例如新成屋
)。也許他們考量了這情況而決定不
公開他們的蓋牌標準。
我不知道蓋牌長短跟偏差值大小有
沒有關係,但是那種永遠蓋牌的,
我就真的搞不懂後面的邏輯,該不
會是懷疑是特殊交易又苦無證據的
做法吧?在古董藝術品的拍賣市場
,成交價一直都是完全公開不蓋牌
的,類似物件的市場行情當然有波
動,就算有心人要炒作,最後還是
必須回到市場供需的基本面。也許
政府的想法是要透過這種蓋牌把波
動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有時候如果得知心儀社區剛成交的
金額是偏高的,我都會趕緊在公布
前去斡旋其他單位,深怕公佈了,
那個價格就變成新的地板價(屋主的
資訊面這時就很重要了)。但是我必
須承認有目前實價登錄的機制絕對
是比之前資訊完全不透明的時候好
太多了。
※ 引述《scitamehtam (scitamehtam)》之銘言:
: 為何還要刪掉某些交易資訊?
: 這樣不是跟透明背道而馳嗎?
: 還是是店頭房仲網站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