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房子應該是真的比較好買。
之前跟一個計程車司機閒聊,他說他民國70年在士林買了中古公寓(忘了2F
還4F),一坪買3.5萬,總價差不多150萬。當時他開計程車一個月收入一萬五上下,
他又自己標會加其他外快,不到兩年就還清了。
盲點是過去利率高,應該有10% 上下,不過仔細想想:
1. 當年工作三個月就可以買一坪,現在就算月收入5~6萬,也要10個月以上
才買得起一坪老公寓
2. 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經濟成長快速,GDP成長每年應該有6~9%
薪資成長也比現在快
不過我想說的是,對只有一間房的台北人來說,房價漲跌其實真的不干你啥事,
故事中這位大哥,十來年前趁著房價上漲把士林公寓賣了,不過也買不起
士林更新更大的房子,而是搬到三重比較大間的電梯大樓,把兒女養大,
繼續開他的計程車。
多數應該都是這樣,只有一間的狀況下,房子賣了也買不起鄰近地區的新房,
所以關鍵還是在本身投資賺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