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enace (menace)
2024-03-07 01:04:04※ 引述《lienchi》之銘言
: 這幾年房子漲這麼多,如果投資了好幾戶根本無法使用重構退稅,因爲漲太多就會繳很多
: 的房地合一稅,所以現金流夠的話是不是根本不需要去進進出出,錢只是換不同形式儲存
: 起來而已,即使空戶閒置繳管理費也比被課高額房地合一稅好,因為沒賣帳面資產就是那
: 麼多,賣了卻馬上帳面資產減損?
沒錯
每次交易就是最高6%仲介費
加上稅金
賣掉再買
就是最高12%仲介費
加上稅金
什麼情況需要賣掉再買
比如原本買1000萬 頭期200萬
漲到1500萬
增貸可能只能多貸款300-500萬
賣掉可以拿回700萬以上現金
並且貸款額度是有限的
受限於負債比
拿回700萬現金可能可以買到2000-3500萬的房
並且能用重購退稅
交易成本就能減少
或是用自住六年400萬免稅額
或是裝修型的投資客
買500裝修50賣600-650
主要賺裝修的錢
不賣掉也沒辦法裝修下一間
算是必要的成本
或是認為這個物件已經漲到平緩期
要去追更會漲的物件
才會轉換標的
現金流充沛的情況下
只買不賣 囤房收租
增貸買股 股票質押買房
可以財富最大化
南和興以前的家訓也是
只租不賣
要知道
一百個相同的單位
你從價格1開始買到100
成本平均 50.5
但市值是100
可以再從銀行增貸出幾乎原始等量的資金了
也不用賣
因為收租就可以賺更多現金流
更多的現金流就能支撐更高的貸款額度
不過這當然都是理論上
實際上真的需要大量現金時還是會需要賣房的
: 舉例來說,如果有一間市值一千萬的房子,就表示個人身價、淨資產一千萬,但賣了之後
: 扣掉房地合一和仲介費可能只剩八百,就個人淨資產來說,不就減損兩百萬,然後這些錢
: 再拿去買房、買股,還要先把這兩百萬漲回來才能回到原本的身價,因為大家投資房子、
: 股票不就是為了追求個人淨資產的增加嗎,而且房子漲的越多,課的稅金越多,減損越嚴
: 重,轉換資產就要漲更多才能補回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