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mfcke也算是不錯的朋友了,但我的意見跟他不太一樣,提點不同想法。
首先,信賴保護原則,若說今天是第二戶限貸,要追繳既有房貸戶,那確實有點問題。
但今天這個預售屋,你只能說配套沒做好,但要說違反信賴保護就有點too far,畢竟某些
貸款條件本來就是交割交屋貸款的當下才能確定,只是過去只會一直放寬,不會收緊,才讓
你有種被辜負的感覺。其實本來政策會放寬,就可能收緊。
那卡在政策收緊之前先借到錢的就是判斷正確。也不是沒有人這樣做喔,我記得大概三個月
前mfcke看到央行一直緊縮就說過「現在就是趕快去確保優質的長期低利率台幣貸款」
這個我跟他的意見就完全一樣
至於你說朝令夕改,我只能說以現在房地產的價格變化速度,朝令夕改絕對比反應遲鈍來得
好。
另外,並不是要等到真的08年的泡沫程度政府才要進場干預,我也覺得現在不至於。但就現
在預售屋的熱潮,我覺得多少有點泡沫,央行會想降溫很正常,不過這個要等幾年後答案才
會清楚,現在還沒結論。
過去換屋族習慣先買再賣,本來就必須承擔中間同時曝險兩間的風險了,有能力換屋,原本
就不會是政府最需要保護的對象。
期貨換倉的時候我相信大家也是一賣一買,不會想說不然加一口,近二,原本的近一凹一下
結算會不會上去。
但房地產的所謂換屋族幾乎都在凹這個,這次被燙到就正常。
其實我也算是被燙到的哈哈,但我也不想抱怨什麼,就政策風險。當初會大膽買我覺得隱約
也有政府總是帶頭做多,不用怕的心態。
結果就是分析錯誤,沒啥好講的。
這種法規改變的狀況很多啦,像是汽車碳排監管放鬆,電動車概念股的投資人全都吃屎,也
不可能去講什麼信賴保護原則。
營業稅消費稅之類的調整,也不可能跑去跟他說欸,我開業的時候沒有稅呢,請幫我取消。
這種調控跟信賴保護原則差蠻多的。
再來,我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大明王朝,雖然只是虛構的故事,但會對政策有更深的體會。
劇中,官府為了掙錢,要老百姓別種糧食了,改種絲綢。幾句台詞寫得很好跟大家分享。
「上面心中滿載的是天下億萬黎民,區區浙江十萬百姓又算得了什麼呢?」
「改道為桑乃是國策,上利國家,下利你們,我就不明白了,這天大的好事,為什麼就是推
不下去?」
「再苦一苦百姓,駡名我來擔」
本來一個政策就有兩面性,有人痛苦就有人受惠。就連美國升息好了,大家都很痛苦對吧,
但買浮動利率債券的也是爽cc。
反過來想,那時候不痛苦,等真的通膨10%再來想怎麼辦嗎?
其實就是因為fed能夠管理調控經濟,所以市場對投資美國的信心才那麼強壯。
如果台灣央行能適度調控台灣房地產不過熱,反而能營造一個更好的房地產市場。
雖然我還是希望趕快降息貶值全面放寬炒房泡沫讓我爽一波就是了哈哈哈哈哈哈。
目前一連串的風波,我認為,新青安就是一個失敗的政策,無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