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說一次
假如對於央行這次介入的方向有很大意見認為是干預市場機制
那應該好好整理一下思路
72-2天條是固定的,央行只是做他該做的事情去抑制系統性風險
而為什麼會讓水位暴增突然觸碰到72-2的紅線?
問題就是2023年無止境的追價下又用新青安去激化資金浪潮
同時新青安又有長時間寬限期讓水位無法宣洩,也讓許多低價區直接暴漲
長話短說: 你要讓市場回到正常,也讓金融市場趨於穩定,就必須先停掉新青安
所以像某piliwu版友在那邊說央行做得太過份
我個人認為邏輯和思路應該要重新整理一下,搞清楚問題根源是哪裡出來的
今天要是沒新青安,依然就是大家吃著火鍋唱著歌
多多炒著房,空空租著房
實力到哪邊,就買哪種房
不管是新青安(正面)還是央行資金管制(負面),都是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然而,終究是前者導致後者出手的必要性
所以只怪央行出手的說法真的很奇怪
有點像是版上最多嘲諷的那種: 怪政府、怪環境、怪賣家就是不怪自己
要生活成本低、要薪水高、要(別人的)房價便宜賣,但自己的房價要加價收購
只要贏不要輸? 那不就是自助餐巨嬰嗎?
事實上,這一波就是看到一堆人菜皮八裝大咖
上一波授信鐵腕管制也不過不到十年前 (馬英九第二屆開始)
一堆人連貸款是槓桿=>槓桿就是風險的概念都沒有
房地產是大槓桿最穩的資產沒錯,但沒人說銀行一定可以貸給你八成<2%阿
當資金不夠的時候,就是看誰有實力、誰能讓銀行風險低又賺更多錢
偏偏政府又用新青安/首購綁住銀行放款順序,反而讓一些有實力的被排擠
所以怪來怪去還是要怪行政院阿
怎麼會跑去怪央行? 央行就是乖乖做自己的Gate Keeper
IBIZA我記得去年底還是今年初開始就都用信貸在玩了
我就算不同意他很多論點,但他就是標準對總經和市場有一定敏銳度的戰神
一堆"大咖"這幾周在哭央行怎麼這麼不識相的時候
怎麼不想想自己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和對金融市場的理解其實就是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