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經常和不同年齡層的朋友談理財,從25歲到55歲都有
當然會和我聊這些的,不會是原生家庭大富大貴的
大概就是月薪三萬到八萬之間的朋友
25到30歲的幾乎都還沒有自己買房子,40歲的也都只有一間自住的房子
應該就是台灣人數最多的普羅大眾了
Ceca曾說過,普羅大眾對比於這兒的網友,真的是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生物
這個版的大神講到爛掉的策略,對他們來說卻是聞所未聞
以我很要好的國中同學為例,他們夫妻兩人,薪水比我和老婆加起來略高
和我一樣有一對兒女,年齡只相差一歲,我住三峽,他們住樹林,地緣相近
因為他看我常在臉書寫理財的文章,去年中主動找我聊理財
他們很坦白地跟我分享財務狀況,我其實很訝異又不意外
如同Ceca曾說過的,我們這層次的,如果沒有家庭後援
絕大多數資產淨值大概就是1000萬(包含房地產價值)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對理財都非常保守,甚至唯一和銀行打交道貸款
就是買自住房那一次而已
而且,大多數人對於數字非常不敏感,我即使拿著紙筆,一條一條列算式給他們
他們仍然常常得反覆思考很多次
甚至得變換幾種不同說法,他們才能聽得懂在計算什麼
其實回想各位求學階段,如果不是在都會型的明星學校
上課時老師在講解,班上同學的理解層度分布狀況,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分享過的許多人中,有一部分的人會說,太難了,他們放棄
但另一部分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會開始行動投資或是買房
有一個才25歲,夢想著要買一輛重機的女性友人,和我聊了三個小時後
她決定先放下重機的夢,花了一年轉換工作,薪資從45000提升到五萬以上
也開始和銀行打交道,信貸100萬直接買0050,並且每個月還定期定額繼續買
另一個28歲的友人,也是和我在咖啡廳聊了一整個上午後
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找房子、找銀行,今年初在桃園買了一間她能力內的四樓兩房公寓
而我這國中同學(她都叫我哥)去年在我介紹業務下,用房子辦房貸掛4,貸了500萬
買進了0050。現在她只要有一閒錢就有買進,昨天又告訴我買了50萬
兩個月前,她主動說想送我一支兩萬多的garmin手錶,感謝我教她這些
https://imgur.com/a/uiSFKGC
我自己平常也都會拿紙筆,教我自己的小孩複利、房貸、借貸、質押這些觀念
這些不僅是我的父母親自己不懂,當然也不可能教過我的
在我接觸這麼多的普羅大眾朋友,知道的也是少之又少
有一次我開車載著小孩上土城交流道,上面廣告寫著兩房1480萬
我兒子很驚訝地說,房價這麼貴,誰買得起?
如果這是我問我的父母,我父母一定會說:當然買不起,這房價貴得沒有道理
但我告訴我的小孩:
「很多有錢人買得起。不過就算是我們一般人,還是有方法買得起的。」
回家後,我拿著筆紙,和兩個小孩一起計算、討論了幾種方法。
我剛出社會的第一年,家教學生家長是做進口貿易商的,非常有錢
平常我們在咖啡廳上家教,有一次他邀請我去他在新店山上的別墅
那一天他開著BMW 745載我一路上山,一路上還跟我聊了他的生意經
老實說,我是完全鴨子聽雷,不過我知道他是要講給他小孩聽的
大約十年前,我擔任小小醫生營的服務人員
對象是國小一到三年級的學生,念得都是雙語私小,家長全部都是醫生
小孩子不僅幾乎都能用英文對話,能站上台對議題侃侃而談
而且他們竟然休息時會用童言童語聊股票
那時還有一個三年級的問我,老師你知道0050嗎?
靠~當時我根本連聽都沒聽過它~~
這就是貧富之間的不同差距,不只是財富上的差距,還有知識背景的差距
回到這一篇的主題,是不是等繼承就好了?
我在這些人的小孩身上,看到的不是單純想等繼承,而是更有動力地去爭取
其實想想明星私校的小孩,家庭背景是什麼,答案就很清楚
而即使是我這種剛踏出新手村的,都會教小孩子懂得理財規劃了
版上這兒許多大神,有小孩的,問一下,也會知道,會告訴小孩躺平等繼承的
絕對是少之又少
對比之上,心態上真的是想等繼承的,即使真等到繼承了,能不能守得住
或許是可以思考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