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386036 (骷髏怪)
2025-01-01 01:58:42重點是營造廠也沒降價給建商
過去原物料攀升建商也不給追加
如果賠錢就放管比較快
另外工程上的價格不是只有原物料而已
看原物料接工作的保證你虧死
鋼筋 水泥 砂石還有運輸成本
尤其是砂石跟水泥運輸成本
一台曳引車不超載下,買到省油車大概3.5-4公里/升,嚴重超載可能變將近3公里/升
一台曳引車砂石的就17立
混凝土車,單趟算很短舉例18公里好了,來回就10升油=280油錢
曳引更多遠常常都一趟路200更多公里 單趟就1000多
司機薪水 維修保養 保險等一趟成本就2500起步
運送下來一立的混凝土 砂子 水泥都要200起
上中下游都要賺錢
我剛入行時有大陸砂,就不扯政治那塊
大陸砂有分機械製砂,還砂細清後
海砂就抽金門的沙回去洗
https://youtu.be/Ciwb2KqKp-s?si=fpN7rYfvJuyQNmy_
雜質多
還有機械製砂就是沿海風化石頭去壓
硬度低
成本便宜到不行,但賣比台灣貴
主要台灣都是剩餘土方再利用,也就是地下室砂,含泥量大
好的濁水溪。花蓮等不能挖還有運輸成本
至於水泥檯面上力泰 台泥 被說很__的亞東
都是台製造水泥
科技廠 別台小建商不會去用這些小廠的
但你如過買很鄉下,公共工程。會用而已
再來就是工人就他最大,包商業主只能低聲下氣
幾大原因
鋼筋 電線等
還有加工廠段這沒降
1.現在驗收標準高很多
2.工法細節要求更高,一樣東西上去不同做法可*2工資
3.勞工意識抬頭,過去一天陪1.5-2間廁所冷熱水排水,現在一間偷笑。以前師傅還要自
己打牆,現在你要找職業打的
打石 水電等也不會幫你清,要叫粗工清
都是$$$$
4.運輸幾乎無法超載
5.廢料處理無敵貴
6.包商也想多賺,都我吸收我賺比任何人少,那去做粗工就好了
至於物價
入行50kg送達價170-180,現在40kg.送達價195-210
砂子一米當初1400一次3米是1200
現在一律1600,一米半還要貼500
包砂45變55
電線530/捲現在1500/捲
一堆拉
你說營造。裝修好賺
是很好賺....
你可以來....工務就好
看能否成超過一週,很多當日陣亡的
在更上頭你會更慘
作者:
yu339533 (想個ID真是難)
2025-01-01 02:41:00科技廠不用台泥等廠商原因是啥?
作者:
sophieo (Sophieo)
2025-01-01 08:08:00專業!
作者: clisan (clisan) 2025-01-01 10:23:00
專業推
作者:
toto123 (煩.....)
2025-01-01 10:38:00製造業不會壓低成本 是自己的問題預售屋為什麼時間一直延長 他們就是在抓原物料便宜時間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1:02:00等供給大於需求 案場不夠吃 就會有包商降了
作者:
toto123 (煩.....)
2025-01-01 11:10:00成本不是這樣看的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1:41:00樓上只會廢話,有在相關行業?每篇文都講的好像在相關行業做了幾十年一樣結果行業內的一看就知道,根本就是無知小白現實狀況就是這樣,不知道整天反駁是想幹嘛,搏版面?覺得講的不對,去找南亞、華新、台泥講阿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1:52:00混凝土廠現在每家都笑呵呵 是因為需求夠 行情有談好看一堆廠買新車就知道了 以前是老車加減開價格要破壞 通常要等需求少於供給後 大家再撐個1.2年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1:55:00對於需求下降,個人的看法是,應該會朝將供給的方向去反正工資那麼貴,趁機裁員瘦身也好,還能用個經濟不景氣的理由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1:55:00有人撐不住 就開始破壞價格了 接著就一波削價競爭畢竟每個包商的能力不同 大家都要養人養設備 金流不能斷台灣的水泥跟混凝土確實是高檔行情 國外早就拚到見骨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1:59:00畢竟現在每個上游,都想著我就是要賺那麼多毛利下面的員工不爽不要做,然後上游不是獨佔就是寡占客人不爽不要買,對他們根本一點影響都沒有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2:00:00台灣就我知道 水泥砂石混凝土跟運輸 都是高獲利狀況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2:00:00但建築成本的高低,從來都不是看零售商的售價的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2:01:00除了藥劑 (摳不起來)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2:01:00都嘛直接跟上游拿,所以就是單純看上游臉色而已所以覺得會降價的,有啦,除非你房子的材料都跟終端的建材行、五金行買那有可能會降,因為店家數量多,彼此會競爭但整批跟上游拿的,誰不是繼續看上游臉色,怎麼降?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2:17:00原po你可能不懂我意思 你的文沒錯 買新車沒錯 都是策略考量新車顧路機會少 省油好開 維修成本低 料多的情況當然貸款買新車 我想表述的是 台灣的整體需求量還不到破壞價格的狀況當市場只剩10個餅100人吃時 價格開始就會破壞了
作者:
a2828z33 (god? or dog?)
2025-01-01 12:23:00樓上,我覺得主要是你不太清楚原PO跟我在講的意思
作者:
Moxer (123)
2025-01-01 12:23:00公司會面臨接案賺不到錢 不接就得死的狀況
作者:
KrisNYC (Kris)
2025-01-01 13:23:00原物料相關進入門檻真的很高 一般人頂多做個中盤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25-01-01 15:12:00所以有時候乾脆全src做了,鋼構可以在工廠焊接現場組立,只有樓板跟裝飾牆柱才灌漿水泥工最大缺點就是拖,天氣差又得等,現在工資高拖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