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25-01-14 21:42:18※ 引述《mfcke (待退)》之銘言:
: "用債券幫房地產掛上保險" 就這一段話
: 因為現在美債具有自償率 而且不會倒的特質
之前就在看政府限縮貸款成數搞成這樣,應該會很多房產投資人跑來買債。
看來實際上真這樣做的也不少。
美國持續吸收世界各國資金中... lol
另外幫這篇補充一點東西。
資金小的真的不需要考慮買美債。
例如你是持有房子,拿這間房子去貸款出來買美債 or 美債etf,這行為除了
收債息創造現金流外,是能達到雙重避險的效果的。
雙重避險避甚麼?
1. 經濟衰退風險
2. 通膨風險
幾個原因:
1. 貸款出來的資金多半都是分 20 - 30 年償還。
2. 你持有負債(貸款)
3. 房子本身可創造現金流價值
先簡短的說一下在這貸款周期之下,基本上你不論是買直債 or 美債etf 都會
有其債券還本效果,etf 拉長週期怎麼做到還本效果的簡易說明,可以看這篇。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29518244.A.1E7.html
至於買直債 or etf 哪個好,沒有一定,單純只是看你這筆資金的彈性運用程度。
如果要 "無腦" 操作,直債是最無腦的。
你就貸款買直債,放著領息 + 收租金 + 繳貸款,
而買美債 etf 勢必更著重在發生重大經濟風險時,一鍵賣出可隨時轉換標的的目的。
而這行為就會需要去分析判斷 + 承擔後果。
但買直債,例如到期日還有 20 年,那你就是擺著而已。
當然直債也是能做到賣出 + 轉換標的,只是會需要久一點的時間,還有買賣較高的
交易摩擦成本。 所以沒有哪個好,純粹看需求。
至於為什麼說拿房子去貸款買美債有上述的雙重避險效果?
因為 "通常" 在高通膨環境下,會伴隨著高利率。
高通膨你可以解釋成物價上漲,也能說是貨幣貶值,總之就是買同一樣東西或服務,
但價格卻變貴了。
因此當你拿房子抵押去買債券時,若持續發生高通膨高利率的狀況,
那麼你會持續收到高息的債息 (例如現在20年美債殖利率約5%),
如果你是要 "鎖定" 一定可以拿到 5% 的債息,那麼請選擇 "直債"
但未來如果殖利率再提高,也跟你無關,相反的如果未來殖利率下降,你仍保有 5%。
etf 則是會跟著當下的殖利率進行調節變動,若殖利率持續提高,你購買的美債etf
所拿到的債息也會提高;反之如果殖利率下降,拿到的債息也會變少。
而高通膨高息的狀況,除了可以領到比較高殖利率債息外,對於房子本身而言,
也會隨著高通膨而增值,所以在這個情況下,進行拿房子去貸款買美債,
隨著時間讓你可以
領債息 + 房屋增值 + 房租收入(如果有出租)
那如果反過來是經濟崩盤的狀況呢?
那則可能會有降息 + QE 的操作,此時購買的債券價格會提升,殖利率會下降。
同樣的如果你是買直債,你領到的債息不會變少,但買 etf 的領到的會逐漸下降。
而房產本身價格的波動敏感度就比股市更低,若經濟崩盤勢必股市會先被帶崩,
再來須要看影響的範圍狀況才能評估是否會影響到房價,但此時若要最保守的操作,
也可以將增貸結清,並看自己要如何運用美債賣出結清增貸後剩下賺來的錢。
但如果今天你沒有房子,也沒有持有股票,單純例如一筆本金300萬全部 allin 債券呢?
那當遇到高通膨高息環境時,你並沒有持有優良資產達到增值效果,也沒有股票部位去
獲取獲利,就會單純變成帳面債券價值虧損但可以持續領債息的狀況。
所以簡單的說,你要買債券的前提:
1. 高資產者進行股債配避險。
2. 拿房子貸款去買債券,進行雙重避險。
最後講一下這樣的操作,風險在哪裡。
1. 台美利差縮小,甚至誇張一點台灣利率反超美國。
這會嚴重增加你持有負債的償債能力,控制好自己的現金流,槓桿別開太大。
2. 高通膨且高息環境,自己的房子不漲,只有持平甚至還跌。
除非有根本性的區域性改變,否則當你選定好蛋黃區物件或是高發展性的區域時,
這個狀況拉長週期不太容易發生。 這也是呼應第一點,槓桿不要開太大。
要設想最差的狀況自己都還能挺過去,真的挺得過去後面有漲才是你的,
槓桿開太大中途被抬出去,後面漲跌都跟你無關了。
3. 美債違約 - 如果你認為會發生的話,可以開一篇文去慢慢分析討論。 XD
所以買債券套著配也舒服是要這樣買的!
不是上面那兩種操作就單單去買債券,我是不建議。
除非你年紀很大了!!!
以上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1:46:00推分析 這套組合最難解的困境就是台灣升息實際美債還會再質押貸出來等於利息是要付房貸+質押兩筆
作者:
powerbyke (powerybke)
2025-01-14 21:46:00台灣利率很難反超美國 這幾年經濟這麼好央行都不敢升息了 台灣利率大於美國只有美國降到快0利率才有可能 但是美國降到0利率美債會噴上天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1:47:00通常高通膨才帶來高利率 只能寄望房屋增值增加增貸空間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1:48:00所以這套組合拳目前看起來穩定優質債息又是可以合法買房的資金來源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1:51:00被笑無所謂 組一個房蟲債蛙取暖團一起取暖就好
利差交易日元都示範給你看這麼多年了...利差可比每天盯盤在那上上下下容易許多
作者:
blargelp (bernie)
2025-01-14 21:58:00真的只怕台幣升息,不過借台幣去買美債 一堆錢都這樣做不就是會升息嗎XD 大家要低調
台幣升息問題,討論非常非常多次了...這牽扯央行貨幣政策,結論:很難央行自己都在做利差...真的很難很難
當初,隔壁版,套著配都舒服,果然嚴重套牢利差交易如果,那麼簡單,久留美就不會問世~講一些543
最大風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去年一整年都示範給你看,造成一堆債券套牢,現在,又要被玩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2:07:00日圓示範這麼多年的成果是貶到爛 投機客利率匯率贏兩次
沒被日本偷襲過~不用特別講大話,很多被日圓偷襲搞到破產
其實樓上的哥不用想這麼複雜,債券被套牢,買家推廣也不是要你接盤從來我們這種散戶,都不具備接盤資格,就一個投資品項供参而已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那..市值ETF和高股息ETF,2330,美債這些人都很多啊XDD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25-01-14 22:55:00
確實
1對應的風險算是匯差嗎?因為在想一個情況,如果要避免匯差,理論交易美元計價的美債ETF,但如果同時買入台幣計價美債ETF,是否可以部分抵消台美匯差影響,但相對任一方貨幣的波動也都會影響配息收益?
作者: ken85 (平凡人) 2025-01-14 23:00:00
日本跟中國買一堆美債 為啥沒有達到雙重避險阿~~~~???~~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3:01:00計價幣別不影響匯差 也沒有避險功能
作者: ken85 (平凡人) 2025-01-14 23:02:00
雙重避險理論很好 但日本跟中國為啥不去避險阿@@?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4 23:04:00個人的角度是個經 國家的角度是總經 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日本人有錢人也的確狂借日圓投海外 身體力行好嗎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25-01-14 23:08:00中國跟日本?...它們現在問題又不是國家窮..XD它們現在問題是內部結構問題,但國家很有錢耶.韓國才是窮的..或是義大利之類的.國家有沒有錢,跟地方政府有沒有錢,跟股票或是產業狀況.要切割清楚.台灣一直都很有錢,但之前苗栗差點破產.美國自己印鈔票,結果底特律破產.日本一直很有錢,但是人均GPD降到比台灣還低.而破產的例如...別為我哭泣的阿根廷..XD或是歐債豬國.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25-01-14 23:15:00不行要低調.外加他自己要偷偷拉價,那她開心就好.外加,有不動產群組抗議他開價太客氣...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25-01-14 23:19:00因為Lesson7之後風向不明,所以先開一小部分試水溫
作者:
maypcc (The K)
2025-01-14 23:34:00再配上美金定存 便可避掉匯率風險 若維持高利率.美定可以一直存 而低利率美債就噴了說這波兩年美債套牢的 手上若同時持有房子/美金/美股都翻多少了 有在看那一點美債虧損?
但樓上說的美金定存不是類似短天期美債,如此用台幣購買美債長天期ETF加上美元短天期ETF,是否也類似?
作者: wdpone5541 (loveshin) 2025-01-15 07:25:00
推
作者: klwei (漂流) 2025-01-15 07:26:00
推,我也是增貸出來買美債etf躺著配
作者:
maypcc (The K)
2025-01-15 09:58:00類似 但美金還多了旅遊和逃難用途 但美金利息要併入所得稅 債etf有750萬免稅額 所以各有優缺點
作者:
dcdc (redflag)
2025-01-15 10:18:00買美元公司直債利率會比公債更好哦~
作者:
diiiib (cc)
2025-01-15 10:31:00推分析 邏輯清晰,佩服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25-01-15 10:54:00公司債利率當然比公債好 風險有差啊
匯率跟利率通常是同向,匯率下行的情境,通常利率也會下行,短債比較需要擔心匯率風險,大多數情況下長年期債券在usd下跌的情境是受惠族群
作者:
foda (啾咪)
2025-01-15 13:35:00推,獲益良多
人多的地方套牢 但人少的地方是崩跌啊人走茶涼是最恐怖的情況
作者:
diiiib (cc)
2025-01-15 16:23:00差不多就是這篇說的雙重避險再加上用閒錢,不壓滿不亂套太多容易緊繃爆炸的槓桿,其實Z>B缺點其實還有一個是賺的慢,雖然穩穩的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