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原PO的文章,可以體會他當下的心理與感受,我也來講述個人的心路歷程供原PO參考.
我們家的小朋友在去年(101)六月出生,與老婆商討做完月子後,就留在娘家(彰化)帶小孩,
畢竟原生家庭比較自在,我則留在台北工作,每週當假日夫妻與父親.
因工作需要常到大陸出差(比率大一半一半,6個月台灣/大陸),有時出差一個月才返台,隔
天立即南下團聚,猶記得今年初小朋友因太久沒看到爸爸,我抱她時竟然大哭,當下真的非
常難過與受傷,小孩已經不認得爸爸的味道了.
小孩住在娘家1年3個月的時間裡,看著與岳父/岳母/老婆可以每天跟小孩相處非常羨慕,自
己的爸媽偶而也想抱抱孫女,心中確實也存在小惡魔(不平衡). 我原先的計畫是,老婆留在
娘家當全職媽媽,並計畫生二寶後再到台北定居. 這三年我可以多拼一點存款,但並未考
慮到如何當一位稱職的先生與父親.
我們也曾在婚姻板上PO過現況的改善,大多的鄉民都給了我們很多中肯的建議. 脫離原生
家庭的依賴,才能真正體會到"家"的真義. 今年八月底搬上台北,並在離我父母30分鐘路
程租了間三房一廳,正式開始一家三口的生活,從此開始真正體會"全職媽媽"的辛苦.
小朋友很黏媽媽,加上新環境半夜常常醒來3-4次. 醒來第一反應就是討奶(親餵),我的作
息整個大亂,先前每天早上的運動也無法進行了,因為睡眠時間根本不夠. 老婆也開始學習
煮飯,我又是吃素的(老婆吃葷),食材購買烹飪非常不容易,很費時搞到最後非常火大,我又
不時告訴她,我可以回媽媽家吃或外食(地雷無誤),不須這麼麻煩.
可見開始的前兩個月,雙方的關係充滿緊張與不滿,但雙方都有共識,這都是適應期,一定要
歷經的. 我們大可都可重回原生家庭,甚麼都準備好好的,飯來張口,小孩又有父母可以幫
忙帶. 但會苦了雙方的父母,她們可禁不起小孩半夜醒來好幾次. 褓姆也是選項之一,但也
得忍受初期親密度不及褓姆的事實與額外的開銷.
我與老婆都想放風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後來經過溝通與協調後,一大早我放風(0600-0900)
下班回來我接手,我負責幫小朋友洗澡/洗碗/倒垃圾/洗衣服,其餘老婆擔當. 假日一天為家
庭日(一家三口出遊),另一天我可以自行安排. 回家看爺爺奶奶,我一人回去即可,讓我的
父母與老婆都輕鬆自在,大節日才聚在一起.
小時候因父母對金錢價值觀差異,讓我養成有一個不好的觀念,每個月只要定期拿錢回家,
老婆就要把家照顧好,讓男人無後顧之憂安心在外打拼. 這也直接造成我與父親關係的
不親密,直到最近幾年才漸漸改善. 有時內心的小惡魔會一直告訴我,每個月這麼努力工作
養家,也分擔家務與照顧小孩,為何老婆總是抱怨我做的不夠多呢? 跟外面相比應該有前30%
了吧.
很懷念以前可以一個人瘋狂運動(單車環島/每週全程馬拉松/鐵人三項)與線上遊戲一整天,
兩個人到南台灣/東部旅遊,一起看二輪片一整天. 現在一切都改觀了,工作與家庭已經是
100%了,再加上其他就會過載. 但看著其他車友/跑友的FB近況滿是羨慕,我則不進反退,
還得處理小朋友突然間的感冒與不適.
但這些都比不上"陪伴小孩子的成長",猶記得小朋友週歲生日上第一次說"謝謝爸爸"時的悸
動,爺爺奶奶抱著孫女的喜悅,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孩帶給我們太多的成長,我們
獲得比小孩更多,也體會到"養兒方知父母恩"的道理. 父母對小孩的付出是無限不求回報
的,只求她(他)們能平安健康快樂的長大.
最後給原PO幾個內心的建議,如果你覺得不錯可以嘗試.
1.與老婆平心靜氣坐下來,說出並寫下你們的困境與可能的解決之道,尋求最大公約數.
老婆才是你陪伴你走一輩子的伴侶,共識的力量可讓你們越過所有的障礙. 不要只是站
在門外看,你不走進門內永遠不知道箇中的道理與酸甜苦辣. 逃避了這次,內心將永遠存
在著遺憾.
2.想一個人去旅行."可以"請帶著你的小孩一同前往吧,你可以建立屬於你們的革命情感與
共同回憶(雖說5歲前的記憶不太深刻). 你可以體會當一個主要照顧者的辛苦,非三言兩
語可以帶過.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回頭可以跟我們分享你的心路歷程.
※ 引述《ordonez (如夫人不如夫人)》之銘言:
: 很感謝很多人給的意見,我最終接受了一些人給的建議。
: 確實,也許我不應該擁有婚姻以及小孩。
: 確實,也許我對家庭的藍圖是一個巨大的壓力。
: 但也確實,我沒辦法做到不眼紅。
: 確實,我沒辦法改變現況。
: 因此,我決定結束這一切。
: 如果他願意給我小孩,那我會很開心。
: 如果她不願意給我小孩,那就是她的小孩,我盡我非監護人的義務罷了。
: 接下來,我打算做一件以前年輕的時候想做但沒做的事。
: 就是自己一個人漫無目的的旅行。
: 想再一次認識自己,再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 感謝大家的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