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knaa (呆呆)
2014-03-08 10:41:17※ 引述《Cauchy2008 ()》之銘言:
: 原po的問題可能主要在:
: 父母一方在小孩成長中缺席的影響。
: 其實我有些同學也是自小父母分隔兩地,
: 他們的親子關係看起來都不錯,
: 但因不知道他們真正的心情如何,
: 選擇分享自己的經歷。
: 嚴格上來說,我家只稱得上偽單親。
: 爸爸在我上幼兒園時出國念書,
: 三年後回國,即沒日夜的拼研究,
: 甚至假日也待在學校。
: 上大學之前,
: 我每天與爸爸相處的時間,
: 只有晚餐時的短短一兩小時。
: 而這時間,也大多在吃飯配電視。
: 所以從小我就跟媽媽比較親。
: 快樂的事丶難過的事丶學校的事丶
: 還有暗戀的心事都只跟媽媽講。
: 生病了、受傷了,也只希望媽媽陪在身邊。
: 到現在出國了,
: 跟媽媽在Skype 上有講不完的話,
: 跟爸爸卻常常陷入相對兩無言。
: 但這代表我不愛爸爸嗎?
: 好像也不是…
: 從小媽媽就常常跟我說:
: 「爸爸努力賺錢,買好多的玩具給你。」
: 「你看爸爸多疼你,知道你愛吃這個,特地留下的。」
: 還有很多很多,教我從枝微末節,體會爸爸不在身邊,卻若隱若現的愛。
: 當爸爸說:「我們要來慶祝一下!」
: (在我跟初戀分手滿一年時)
: 當爸爸把綠豆都吃光只剩湯在冰箱,
: (因為我只喝湯)
: 我知道他愛我。
: 而當年爸爸從國外寄回來的小狗卡片
: 就這樣靜靜的在書桌上陪了我20年。
: 其實當時媽媽一肩扛起家事、小孩,
: 未必沒有怨言,而且她還要上班。
: 如果她老是說:
: 「你爸為了夢想棄家不顧,真是自私又任性。」
: 「你爸一點都不負責,都不照顧你,都是我在做。」
: 之類的,我想我對爸爸的情感應該會減弱不少。
: 所以若父母有一方無法陪小孩成長的話,
: 另一方的態度是影響小孩的關鍵。
: 這點原po真的要和先生好好討論,
: 先生不情願的話,受傷最大的會是小孩。
: 現在的我依然跟爸爸不親,
: 但是看到他開刀住院我會心疼。
: ※ 引述《tonyswife (戰斧公主)》之銘言:
: : 我是2012年11月結婚的,剛結完婚的10天後就到中國廣東省
: : 從事設計的工作,老公則是在台灣的某公司也從事相同性質的工作。
: : 由於兩個月回台灣一次,雙方平常也忙於事業(當然每天晚上都會skype),
: : 因此有時候甚至覺得好像才正好想好想另一半的時候就差不多又要回台灣了。
: : 老公是跟公婆住在一起,每天如同結婚前一樣,回家吃飯,早上上班。
: : 我就這樣兩地跑的過了一年半,但中間若是老公聚會的時候,
: : 朋友們都會關心一下我們的狀況 (EX:到底甚麼時候要回來啊...你們這樣的婚姻不會有問
: : 題嗎等等);
: : 以目前的心情來說,除非工作上的挫折感或是壓力,我覺得兩地的婚姻生活好像沒有大家
: : 想像中的可怕,當然或許待的不夠久,但若是彼此的工作真的也很順遂,想問問版友們有沒有自己或是朋
: : 友的家庭真的就是一直到小孩出生、長大、上大學都維持這樣的模式呢?
: : 由於自己未來計畫也把小孩送出國念書,也不排斥將來都持續這樣直到退休(家人三地分
: : 隔),不知道有沒有過來人可以分享一下這樣的心得呢~~
: : P.s感情生變的問題由於自己跟老公的個性關係,發生的機率較低,
: : 所以比較在乎的是如果以這種模式存在的家庭是真的沒有辦法維持嗎?想知道原因,謝謝
: : 各位版友的分享!
原本只是擔心父母雙方都不在孩子身邊
孩子是給保母帶大或沒人顧
才會建議原PO還是和孩子在一起
但既然有父親,有婆家娘家人呵護
為何原PO不能到異地工作
從小我的父親在新竹工作
大概一星期回來一次,有時兩次
我跟父親反而比媽媽親
小朋友當然了解父母為了工作必須遠行
現在科技這麼發達
不在孩子身邊也能參與他們的生活
我父親每天和我通電話
記得我的喜好,
只要在家都盡可能陪伴家人
帶我出去玩,煮飯給我吃
比負責管教我的母親,我跟父親感情好多了
小時候還希望不要有媽媽有爸爸就好
重點是相處時如何度過,用什麼態度共處
小孩根本誰對他好他就跟誰親
在幼年時期有人陪伴,有人關心愛護他
有個安穩的家,有會回家的家人
不要突然換到陌生的環境
身心也能很健全
會和孩子不親是沒參與孩子的生活
沒去了解他體諒他
跟是不是在身邊沒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