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先說結論
我媽光明燈全家都點好點滿
甚至還幫全家祭改
對象不意外有我們全家四人外
還包含我先生我大嫂共六人。
半子的定義就是半個兒子
可是在要求別人的同時
應該先問問自己:
有沒有做到真的把自己當兒子一樣在付出吧?
有些人拿自己對老婆的付出當例子
那麼你就只要在乎你老婆有沒有把你放心上就好啦?
畢竟夫妻對彼此付出都是為了經營感情
不是為了討好對方的家庭吧
我先生在我看來我媽的確有把他當半個兒子
至於不會是完全的兒子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我有哥哥。
但我先生不會去妄想自己會跟我哥一樣的待遇
就像我不會去妄想婆婆對我跟我先生的待遇會一樣。
我先生成為半子的過程
就我看來我覺得很偉大很辛苦
我們家是做小吃攤的
所以我與我哥從有記憶以來
大大小小的節日或是週末都是在幫忙家裡度過
但還好我有手足
我們兄妹可以輪班幫忙
彼此間還可以有點喘息的時間
而我先生從我們交往第二年開始
每個週末都會抽一天來我們家幫忙
我先生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是工時長又壓力大的業務型工作
所以週末黃金時段根本不可能排休
但他依然抽一天來我家幫忙
理由只是因為希望我媽媽可以透過這個機會更認識、喜歡他。
我跟先生年紀差較多
所以我媽媽起初不是很喜歡我先生
擔心我年紀輕輕被吃乾抹淨就被拋棄了
(事實也證明我媽真的想太多了)
就這樣我先生幫了整整五年了
直到我們去年結婚了
我先生依然持續著。
當時先生跟我聊到結婚話題時
我跟先生說:
如果媽媽還沒退休的話我不想結婚,
我怕我無法幫忙家裡,
也擔心變成都要哥哥去幫忙他會太累。
先生只回我一句話,
也是這句話讓我明白他真的是我此生所託的人。
「結婚後我還是會陪你幫忙啊,
你還是可以每個週末回家幫家裡,
畢竟我就算你媽媽第二個兒子了啊」
直到現在我先生沒有食言,
我依然每個週末都有回家裡幫忙,
我先生也依然每個週末抽一天一起來幫忙。
當然我也有將這段對話跟我媽說,
我媽當時只是笑笑,
沒特別說什麼。
而如今,
我先生在家的地位就不一樣啦,
從去年開始我媽都包紅包給他,
而我從小到大從沒收到我媽包給我的紅包過!
跟我媽抱怨,
我媽只回我:我養你那麼大已經是最大的紅包了~
然後我媽會記得我先生愛吃的東西,
常常替他留一份等他來幫忙時給他吃。
也會記得我先生愛吃的早餐,
在我們每個月回娘家住時都會買好給他。
如果天氣太冷,
不會理他女兒能不能承受寒風幫忙,
但會要我打給先生跟他說天氣太冷了要他別過來了。
因為家裡小吃攤的關係,
媽媽休息時間不固定,
也會特別為了配合我先生的休假時間帶他去吃好料。
諸如此類的大小事太多太多。
我也曾經問我先生說這樣是不是太累了,
但他說他只是單純的覺得我媽媽也是他媽媽,
所以他沒特別想什麼,
且他覺得我跟他是互相的,
他有感受到我對婆婆的付出。
所以在心酸覺得自己被排外時,
可以想想自己,
有需要為了這個名稱就做到這麼多嗎?
如果自己真的自認沒付出這麼多或是根本不想做太多事,
那真的當個被排外的人也沒有不好啊XD
只要不計較那個名義,
就可以省很多事,
何樂而不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