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assangel77 (古典卡卡)》之銘言:
: 問題點:
: 以我們的家庭狀況若要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又要存錢(希望1個月最少能存10萬)的狀況下
: 大家會選擇生1個還是2個呢?
這問題的唯一正解不是「0個」嗎?
生養小孩一定會降低生活品質,
所以你應該把目標放在另一層面上。
你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呢?
有對同樣是男醫生、女教授的組合,他們生了兩個。
女教授的人生規劃不是「維持生活品質」,而是追求研究卓越,
所以她年紀輕輕就獲得多項大獎與大量研究經費,成為該領域大佬。
兩個小孩是隔代教養,夫婦是週末父母。
(注意:以下連結為誠品打書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eFHxSZCbo
這對夫妻兩人都是醫生,加一個嬰兒,住9坪房。
很明顯,這種極簡主義者追求的不是經常可以吃大餐的生活品質,
他們就只追求原始,從結婚與生產開始。
若問我為何想生小孩,
我追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他喜歡我」。
為他安排天龍學區與出國之路,他會更喜歡我嗎?
我不覺得這有正相關。
其實不太理解為何很多人追求高成就的孩子。
假設希望他當醫生,
是為了將來自己年老生病、心肺衰竭的那一剎那,
孩子可以幫父母搶到VIP醫療資源,大幅降低死亡率嗎?
或者,其實這些父母是為了國家社稷,
為了栽培出未來的棟樑,才想栽培出醫生?
不過,像這位為了拯救村莊(?)而生小孩的網友: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21723603.A.85B.html
也被眾人評為自私無比呢。
又或者,
大家相信醫生是全台灣最快樂的人。
我們只是希望孩子快樂。
(可是我也不覺得醫生跟快樂有正相關。)
我的私心很簡單,我只希望我跟孩子感情好,快快樂樂,
這是我生孩子的唯一目的,沒有別的。
回憶我媽教養我的目的,
我想起我考高中那年,問她:「你覺得我以後該選文組還理組?」
她答:
「如果你考上第一志願數理資優班,就選理組。不然就選文。」
靠腰,這根本就是她的私心,XD
因為她是文人,希望我將來繼續陪她玩詩詞,她跟我生活起來會更有趣更開心。
現在的我繼承了我媽的思維,
比較希望我的小孩有遺傳到我的音樂天賦,可以陪我彈琴或跳舞。
其他就隨便了。XD
話說科學類國際奧林匹亞競賽的學生選手們,
很多不是有錢人世家,
很多從一上高中就棄讀生物(就是沒有要當醫生的意思),(除了生物奧林匹亞選手)
他們很明確的知道可以讓自己開心的路是哪條。
資賦沒那麼特別的孩子,
身為父母能做的,不就是引導他們找到開心的路嗎?
但怎麼一堆人都不約而同的把他們指向「醫生」、「出國」?
推文還說現在有超級補習班,保證送長春藤,
——大家不知道哈佛學生自殺率有多高嗎?
我知道某些出路比較有保障,但「醫生」、「出國」也太單調了。
當年我因為誤上賊船進了數理資優班,走了理工,
我也的確享受到邏輯訓練的樂趣。
但其實我天賦不在理工,而在音樂。
(你們看過電影裡呈現數學天才形象的畫面吧?
就是後製一堆數學符號在天才身邊飛來飛去。
但這種具現化的數學視野,我從來都看不見。
可是我看得到音樂。)
就在我又誤打誤撞考進奧林匹亞訓練營時,
我強烈感到痛苦,
——教授在台上講的東西,我統統聽不懂。
(當年奧林匹亞只有國際賽、沒有亞洲賽,營隊也沒有女性保障名額,
所以競爭更激烈,環境更嚴苛。)
獲得某個領域的門票,不代表他就夠適合、夠快樂。
如果這門票是孩子自己爭取的,他可以無負擔的退掉,重新摸索微調方向;
若是父母傾盡資源把孩子推上去的,孩子要怎麼退?
一個媽媽傾盡資源幫孩子弄到美國公民,
爾後回台灣生活。
別人問她:那麼辛苦弄到美國公民,如果孩子將來不想出國讀書怎麼辦?
她答:「那我就打死他。」
當然她是開玩笑的。
可是你咀嚼一下她說這句話的初衷,然後反思:
究竟為何要花這麼多心力鋪上這麼艱難的路?
我們究竟為什麼想生小孩?
如果你覺得你資源太多了,收集起來輕而易舉,那當然沒問題,
但我看到其他網友讀著別人的規劃,卻開始緊張起來:
「怎麼辦?我的孩子怎麼辦?」
像我啊,就不打算為孩子辛苦鋪路。
等到孩子長大成人後,
我也沒有要給他我的錢,我要留著好好養老。XD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追求快樂而已,至今順利。
我能傳給孩子的,就是提示他快樂的奧義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