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面的「出遊」話題外,另外一個近幾年我很熱哀的話題就是
「聊天與回應」。
正巧過年前看到某個談話,我就節錄其中相關的一段,提供大家參考。
※ 引述《eatingting (liouitei)》之銘言: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 我不是一個會主動看先生手機的人,但在前幾天先生請我幫他看手機訊息的時候,我無意
: 間看到他弟跟他的對話內容,大意大概是弟弟抱怨今年過年的氣氛很差,而主因好像是因
: 為我?!
: 今年的除夕是在先生的外公家圍爐,除了公婆一家還有舅舅一家,雖然已經結婚快三年,
: 我還是跟他們很不熟,也覺得很不自在,但他們問話我一定會回,也會不時的點頭微笑附
: 和,然而先生的弟弟說他覺得大嫂很疏遠、很像陌生人,甚至因為我的存在而使大家有所
: 顧忌……但我說真的我不在意是否有一家人的感覺,我覺得我對婆家就是給予尊重並盡義
: 務,再者我本身就是個內向寡言,甚至有點社交障礙的人,即使是在朋友或同事圈中,我
: 也不是會主動發言或攀談的人,更何況是面對一大家子不熟的親戚,到底要怎麼做才合格
: ?
我還是先講一下,下面是一般人在聊天中,希望得到的回應狀況的描述,就像
妳和閨蜜聊天的樣子,或是妳和老公戀愛時聊天的樣子。做不到是一回事,下面
只是用文字來描述此一狀態,我列出來供大家參考。
重申一次,下文的重點在「對話與回應」!
~~~~~~~~~~~~~~
以下是 「得到」APP中,《邵恒頭條》2021/2/4 「如何經營你和伴侶的"
情感帳戶"」中的某一段。
首先我們來說說,對於情侶來說,怎麼能增加“情感帳戶”的收入,也就是往裡面存錢。
有一個方法特別簡單,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
這可不是說,你要像一個間諜一樣時時刻刻盯著對方的一舉一動。美國有一對研究婚姻問
題的專家夫婦John 和Julie Gottman,他們研究發現,情侶之間會時不時向對方發出“注
意力信號”,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及時接收和回應這些注意力信號。
一些小的信號可能有,跟你的伴侶分享一個你日常生活裡的趣聞,或者說在房間裡經過彼
此的時候,輕輕地觸碰一下對方的肩膀、手臂。一些大一點的信號可能有,讓你的伴侶幫
忙解決一個工作上的問題,或者說提出請求,希望跟對方一起換一種新鮮的方式過週末,
等等。
如果你和伴侶之間在相處的時候漫不經心,這些注意力信號很可能就會被忽視。比如你的
伴侶跟你說,我最近刷了“小紅書”上的滑雪攻略,好棒啊,好想去滑雪。這時候你正好
在刷手機,你“嗯”了一下,或者說“嗯行,找時間去”,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反應了,那
對方發來的這個信號,你其實就沒有接住。
那是不是這時候你就必須得說,“好的那我們就去滑雪”,才算是接住了呢?也不是。
陳海賢老師在《親密關係30講》課程的第15講,也討論了這個話題。一個好的回應,不是
簡單地肯定或者否定對方的想法,而是應該通過回應,開啟兩個人進一步的互動,讓你的
注意力停留在對方身上。
比如還是回到剛才的例子,你的伴侶說,我最近刷了滑雪攻略,好想去滑雪。你可以問,
你刷到哪個地方的滑雪場?那個滑雪場有什麼地方吸引你?啊,你找到的這個滑雪場居然
有露天溫泉,聽起來挺棒啊!誒,那你更喜歡滑雙板還是滑單板?你更希望是一大幫人一
起去,還是兩個人去?等等。
這個回應有什麼特點?特點是帶有很多問號和感嘆號。用陳海賢老師的話說,它傳遞給對
方的感受是,我欣賞你,並且對你有興趣,希望把這種交流繼續下去。這就是一個積極主
動的回應。
所以你看,為什麼我們說,接住注意力信號,就能往兩人“情感帳戶”裡存錢呢——原因
是,當你用積極的方式回應的時候,你也在向對方回傳信號,說我重視你,想對你瞭解更
多。
如果你發現,自己平時忽視了很多對方傳來的信號,別著急。《今日心理學》雜誌說,這
其實是一個新習慣養成的過程,你可以慢慢來,日拱一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能幫助你,
就是在每天結束的時候做一次複盤,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我今天是否留意了對方發來的
信號?我今天有沒有主動跟對方表達,我在想什麼?在對方說話的時候,我傾聽了嗎?
你可以堅持做一周這樣的複盤,看看是不是能讓你對於“注意力信號”有更高的敏銳度。
這就是給“情感帳戶”存錢的第一個方法。
: 另外婆婆很喜歡一家人一起出遊,很堅持一定要在大年初一一起出門,這點我很不能理解
: ,因為我的原生家庭不會這樣強迫人,但對於婆家我還是都會參與也不會擺臉色,然而今
: 年我因為懷孕初期的關係,比較容易疲倦嗜睡,被婆婆誤以為人不舒服,所以出遊地點一
: 路從A改成B、C、D,最後去E,這中間我完全沒有表示意見也沒有說不去,但一家人這樣
: 反反覆覆到最後好像都不太開心?!最後說都是我的關係我真的覺得很莫名。
這個你應該問一下老公是怎麼回事。
因為你沒有描寫當時情境,無人可以知道細節,所以我也不猜了。
: 最後先生的弟弟給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們太少回婆家,以至於我跟婆家的關係疏遠。我們
: 不常回去是事實,但只要逢年過節、重大節日或是有連假都一定會回去,生日、節日加一
: 加,其實也是一、兩個月就會回去一次;我覺得沒必要跟婆家太親密也是事實,我覺得婆
: 家就是婆家,不是我從小熟悉的親人,也不是有共同話題的朋友,為什麼硬要把大家湊在
: 一起再來嫌尷尬?
這種回家次數應該是OK。
: 我有跟先生聊過這件事,先生叫我不要太在意,也說他再想想,但我不知道他是要想什麼
: ……與其說想問與婆家的相處之道,我更想知道自己的觀念和做法是否真的有錯?還是說
: 結婚之後就是必須免強自己去迎合對方一家?
你先生要想想的地方在於,如何讓自己家人接受自己老婆是個「不愛說話」而且
「不想花更多時間在公婆家混熟」的方法。目前看起來老公也還坦的住,妳就不
要多想了。
最後我建議的想法,就是把公婆想成老闆或是客戶,你陪老闆客戶吃飯聊天時,
總不可能從頭到尾只回三個字『嗯、喔、好』,一定會順著對方的意思回應一下。
這幾天你自己找同事老闆客戶吃飯,看看自己是怎樣講話題的,或是看看同事
怎樣聊話題的。
如果真的做不到和公婆聊天,那就算了。反正孩子生了後,公婆根本也不會管
妳是誰,只會看孫子。有了孫子,話題就無止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