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82 (消脂努力中)
2022-05-02 20:38:29※ 引述《fallcheu (在妳身邊)》之銘言:
: 家有六歲以下小孩,仍持續外出,說聚餐人數很少,但吃飯喝酒本來就是高風險,但卻說
: 每個人早晚都會得到,小孩也不例外,得了頂多輕症,新聞上連陳指揮官也大方去聚餐,
: 政策混亂,網路很多確診後遺症的文章,也有給他看,但都是國外的研究居多,他不置可
: 否,真的無言不知道怎麼溝通,為什麼要拿我跟小孩的健康去賭,平常也不是自私的人,
: 也愛我跟孩子,這次不知道怎麼了......
大概講一下我家的狀況,小孩小二,我本身是醫療業,另一半曾經是資深主治醫師的臨床
研究助理+實驗室研究助理。我們家在這波疫情開始時就討論過因應措施,觀察過各國跟
本土的疫情資訊之後,看到
1. 台灣年初時開始不停出現負壓病房醫護染疫、檢疫旅館群聚,表示omicron有能力穿透
現有隔離檢疫措施,大規模本土感染無可避免
2. 病毒傾向感染上呼吸道,重症率下降,但免疫逃逸狀況嚴重,疫苗有效防重症但難以
防止感染,我們兩個打三劑後感染死亡率約十萬分之五
3. 日韓兒童感染後致死率低於十萬分之一,甚至低於台灣兒童車禍死亡率的1.13
4. 累計確診人數到達人口15-25%之後疫情會漸緩
5. 台積電董事長喊話邊境必須有配套的開放,顯示再封下去經濟可能重創
有鑒於我們夫妻都打滿三劑,小孩也不是2歲以下較高風險,無老人同居,最後決定在符合
法律的範圍內正常生活,小孩的運動課跟音樂課不停,大人的教練課/藝文課不停,外出用
餐也不停,同生活圈常見面的朋友聚會也不停,誰確診或被居隔就大家一起關,三個人都
得一輪之後再放出來,對我們家來說,疫情就暫告一段落
這樣做的壞處當然還是有重症風險,但好處是感染過後有一段可防二次感染的免疫力高峰
這時要回老家看長輩反而不用擔心傳染的問題。而對小孩來說,成長只有一次,如果為了
一個致死率比車禍還低的疾病躲躲藏藏而長期失去兒童發展必須的學習跟體驗,對他的未
來不見得比較好,當歐美已經發現長期的社交隔離對兒童生心理發展跟社會化造成負面影
響時,我就應該把這點也納入考慮
以上,是我家的狀況,不見得適用於所有家庭,單純給大家參考